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五常按:本文是《受价与觅价》第六章《成本定律与觅价行为》的第二节。

 

掌握经济学概念的困难源于变化多。这些概念是从人类的行为规律演变出来的。概念的变化是复杂理论的替代。概念变化少要多用复杂的理论;概念变化多理论可以大手地简化。我选走后者的路,认为复杂的理论对解释行为很困难。

作研究生时我学过不少复杂的理论。后来为人师表,在研究院教理论时,那些没有什么解释用场的复杂理论可以应酬学生的提问。然而,回顾经济学的发展,有解释力的作品永远是那些能把简单理论用出变化的。说简单理论用出变化其实是说概念用出变化。概念的变化可以很复杂。世界本来就复杂。基于复杂世事的观察,以简单理论处理,概念的复杂变化无可避免。我们只希望能把概念的复杂变化再简化。

 

成本与租值的另一个分别

论到经济概念的变化,最复杂莫如成本,尤其是要加进也算是成本的租值、租值消散、交易费用等。这些方面我在《收入与成本》花了不少笔墨,还要继续补充。这里我要介绍另一个关于成本与租值的不同看法:成本的变动决定行为,而租值的变动是被行为决定的。

马歇尔提出上头成本(overhead cost,他又称间接成本)与直接成本的分别,很有意思。跟马前辈有别,我把上头成本阐释为覆水难收的投资或签了不能反悔的合约,但因为竞争者往往也要面对类同的局限,覆水难收的投资会带来一种租值收入,由市场厘定,也由市场保护。这租值是上头成本,其所值跟覆水难收的投资不一样,可以较高或较低,也可以是零。租值可以作为成本看,因为入了局的人可以把生意卖出去,有这机会的选择。

马歇尔提出的直接成本,是不生产不需要支付的。应该对。不生产不需要支付的直接成本带来的一个含意,是面对需求这种成本决定是否要生产及产出之量为何。除非是为了卖广告,或应酬,或乐善好施,或预期看好,市价低于直接成本是不会生产的。直接成本于是成为这里要说的非租值成本,决定行为而不是被行为决定。

 

直接成本的定律

我要在这里提出一个定律,称「成本定律」,是只为直接成本而用的。这定律说,直接成本是按量度产量而支付的费用。为什么我要用上「定律」这样隆重其事呢?因为这定律可以方便地带到合约结构那方面去!不是定义,而是定律。有两个理由。其一是定义不可能错,但定律则可能错,所以有解释力。其二是这个看似简单的「成本定律」有不少变化,可以推得很远。

同学应该记得,我在《经济解释》旧版卷三第四章第二节提出的「履行定律」跟这里提出的「成本定律」略有相同之处。履行定律说凡是量度而作价的特质,提供服务者履行合约的意向增加,使监管费用减少。换言之,卸责或瞒骗的行为主要出现在没有量度作价的特质上。履行定律与本节提出的成本定律的用处不同。相同的是量度与作价的关系。在经济学这关系到处都重要,好比在价格分歧、捆绑销售等话题上,传统的错误分析往往错在这关系处理失当。是后话。(这里,同学们不妨重温《科学说需求》第五章第七节《何谓量?》。)

 

购买厂房与件工合约的例子

让我从曾经说过的说起吧。还未入局,考虑投资设厂,购置厂房等投资是直接成本。作这考虑时你一定盘算过要产出什么及产量的大概是多少。这样,你是按量度产量而支付购买厂房等投资,没有违反我提出的成本定律。

现在假设你下了注,投资购买了一间小厂房,付清了账,只产出一种产品,只订一个出售价。让我再假设你以件工聘请工人,即是工资以每件产品算。厂房、水、电、材料等皆由你提供。这里,厂房的投资再不是你的直接成本。你不是把厂房租回来,也不打算租出或卖出去。只为自用生产,厂房本身的市价变动不会影响你的直接成本。但其他费用如水、电、材料、工资等是你的直接成本。产品每件算工资,当然是按产量支付。材料的成本也是按产量支付。至于水与电,是按水表与电表支付,而产量如何水与电的费用会如何你心里有数。这是说,工资、材料、水、电等皆按产量支付费用,皆直接成本,而这些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怎样变它们的组合会跟着怎样变,课本有教,这里从略了。

 

觅价与受价之别

这里关注的,是所有直接成本的合并会算出一件产品的直接平均成本与产量变动的边际成本。如果生产率增加或厂房出现挤迫,边际成本会上升。你是个觅价者,面对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争取财富或租值极大化你的产量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因为边际成本在出售价之下,会出现一个所谓无效率的「死三角」。但售价会在平均成本之上,得到的差距总和是租值的回报,也即是厂房所获的租值,上头成本是也。如果你从事这项生产有过人之处,或是什么名牌宝号,还有另一些租值要加上去。换言之,租值是由市场决定的,把生意出售可获租值的折现,但产量多少,卖何价,则由直接成本及市场需求决定。还有一个重点,因为租值是上文说过的(机会)成本,而出售之价包括这租值,所以价为何,包括租值的平均成本就为何——你面对的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就是你的平均成本曲线,也即是平均收入与平均成本相同。不是我的发明,是弗里德曼先说的。要补充:假设产品只卖一个价。

如果你是个受价者,面对的需求曲线是平线一条,上述的租值算法没有变,只是卖价不由你决定。因为你面对的边际收入曲线也是平线一条,跟面对的需求曲线一样,你的产量会较高。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的均衡点是提升了产量,死三角不复存在。这是传统的完善竞争增加经济效率的看法。接下来第三节可见,面对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的觅价行为,死三角的出现是限于一种产品只卖一个价与不约束顾客购买量的均衡效果。这里也要补充:受价者面对的需求是平线一条,课本教包括租值的平均成本曲线是碗形,是从碗形的直接平均成本曲线直加上去。其实也是价为何包括租值的平均成本也为何,有关的只是一点。

 

转换合约直接成本会变

现在让我转到一些变化去吧。如果上述的厂房你不是买下来,而是租下来,每天算租金,随时可以迁出,那么你会以每天的产量来打你的算盘。这厂房租金于是成为你的直接成本。加上水、电、材料、工资等,你的产品的直接平均成本曲线会上升。在一般情况下,虽然加进租金直接平均成本曲线会移动上升,但边际成本曲线不会移动,所以产量与售价也跟着不变。会变的是你自己的租值或上头成本:会下降。

我说在一般情况下你的边际成本不会变,是因为你要付的厂房租金没有因为你的产量变动而变。这后者的变动是可能的,所以把厂房的上头成本改为每天算租金的直接成本,你的产量与售价有变动的可能。机会不大,因为租厂房给你的业主通常不会管你的产量变动。如果业主知道你的生意好,加租,你接受,这也只会使你的直接平均成本曲线移动上升,不会影响你的边际成本曲线。

 

合约选择与成本定律的关系

不管怎样说,如果一个生产者的所有成本都是直接的,都是按着产量来支付费用,决定价格及产量一般而言会较为精确。问题是交易(包括讯息)费用会增加。你买厂房,不租,是为了增加一点稳定性。你要求长期租约,不要每天算,理由也类同。租厂房给你的业主也有你随时不交租的顾忌。选择以哪种合约安排来处理你的生产活动,交易或讯息费用是重要的考虑。合约选择,经济学的分析困难永远是交易费用带来的麻烦。说这是因为交易费用,那是因为交易费用,会容易地走进套套逻辑的框框去,即是说了等于没有说。处理不易,但可以处理——这是卷四《制度的选择》的话题了。

上述的重点,是合约的结构有变上头成本与直接成本的分配会跟着变。我提出的成本定律的主要用场,是照亮着一条路,教我们怎样看生产的合约结构的变化。这变化要从租值与直接成本之间的替代看:这样安排是量度产量算成本,那样安排上头成本由市场决定。有市场重要,分受价与觅价,产量为何由直接成本决定,而直接成本是由合约结构主宰着的。换言之,要明白市场的运作,依照我提出的成本定律,重要的一步是问费用的支付是否按产量算。

 

转移算价怎样看

让我在这里向旁走一步,先谈另一个有关的话题。那是转移算价(transfer pricing),很多大机构采用,尤其是西方的。转移算价是指同一机构之内(或母子公司之间),不同部门使用机构提供的物资的调动要算量与价。例如甲部门多用楼房面积要多算租金,乙部门用少了面积要减租金。机构提供的笔、墨、纸张等,每个部门要记录下来,算价。部门各自的工资当然更要算了。这些是一家机构或公司之内每个部门算所用的物资或场地之价,会计部有清楚的记录,而会计部本身用了些什么也要算。这些算价不是算机构产出的物品之价,而是算机构之内不同部门的物资使用的量与价,所以称为转移算价。甲部门要求多点楼房面积吗?可以,但要加租金,而乙部门少了面积当然要减租金了。你要多用一张纸,我比你少用一张,大家算清楚吧。

有趣,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有时机构只有一个大老板,为什么还要这样算?解释有三,应该是三者的合并吧。其一是在年尾分红时,不同部门的贡献要看他们各自使用物资的支出,滥用的行为于是受到约束与监管。其二是不同部门各自算清楚,机构的运作增加了讯息,例如机构要增产或削减开支,不同部门要怎样调整有了依凭。最重要可能是第三点:上头成本的租值由市场决定,机构老板不能不接受,但这租值提供的讯息没有直接成本那样清晰明确。清晰的成本有助生意决策,所以老板要以「转移算价」这操作来看看如果上头成本是直接成本他应该怎么办。这样看,转移算价是假设的直接成本了。

 

没有灰色地带的两端

让我转到上头成本与直接成本之间的灰色地带吧。先从两个没有灰色的极端看:上头是上头,直接是直接,没有问号。第一个极端起于交易费用的阻碍性太强,合约的安排无从以产量算支出。有共用品性质的资源是好例子。一家公司的名牌宝号可以很值钱,往往是曾经花了庞大投资才获取的租值,但拥有者无从按产量算使用宝号的费用。发明专利或商业秘密,虽然租用合约不易处理,但存在,你按产量租用是你的直接成本。如果秘密或专利是你自己拥有,因为是共用品性质你无从计算每件产品的费用为何。自己拥有,自己使用,有共用品性质的资产带来的租值是上头成本,没有灰色地带。(关于共用品,同学们要读《科学说需求》的第八章。我不同意萨缪尔森等人的分析。)

另一个极端,是上文提到的以件工算工资,是直接成本无疑问,没有灰色地带。分红或分成合约也可以从量的变动看直接成本的变动,也无疑问。这里有一个麻烦:分成如果没有其他约束会出现抽税带来的效果,所以分成合约的结构会比件工合约来得复杂。这里同学们要读我一九六八年发表的《佃农理论》。

 

两端之间可有灰色

在上述的两个极端之间,灰色地带是比较容易出现了。例如以时间算工资,不是每天算的短约而是一年的长约,灰色地带容易出现。有两个原因。其一是量度时间只是一个委托的量,不是产品本身,监管产量有较大的困难(见一九八三年拙作《公司的合约性质》)。其二是时间工资合约为期愈长,生意的变化带来的产量上落可以很大。你聘请了一位经理,约定了年薪,每月发工资,生意大跌你怎么办?你可以毁约打官司,可以关门说破产,但也可能期待生意有转机,守得云开见月明。跟聘请的经理说明生意好有分红,所以工资调低一点有助。但除此之外,生意下跌,你不关门,不毁约,你发给经理的工资要切进上头成本的租值去。你希望生意有转机,这租值下降至负值你可能还要坚守。这里的问题是在好些情况下,你发给该经理的工资再不能以产量算——委托之量也不能——不是直接成本,而是上头成本的租值消散。这消散下降至零甚至负值,你还因为预期可有转机而继续支付工资,可以关门但不关,是赌博。我曾经读到的统计数字说,这种赌博胜出的或然率不高。

 

结语

灰色地带惹来的麻烦,是在好些情况下我们难以判断由直接成本决定的边际成本为何。这判断是解释生产与觅价行为的一个重要部分。做生意的人可能不知道,而假设他们知道虽然有科学方法论的支持,但经济学者历来没有说明他们假设的是什么。漠视交易费用是灾难,假设交易费用是零也是灾难。

本节提出的成本定律教我们怎样看问题,同时指出,合约结构的安排有变成本的性质会跟着变。直接成本是否清晰有时重要有时不重要。还有的是,不管是觅价还是受价,只要市场有竞争,合约的选择够自由,生产者是否知道边际成本何物可以是无关宏旨的:只要竞争市场有选择合约的自由,懂得数钞票,左尝试右尝试,生意乱做一通不会是大错。合约的自由选择对经济运作重要,一九六六年构思佃农理论时我已经看得清楚。可惜到今天经济学者还漠视合约的分析。

经济学者要解释做生意的人的行为,做生意的人听到经济学者的解释以为是发神经。这是经济学者的咎由自取了。经济学者通常不懂生意之道。不需要懂,但为了研究,我曾涉及的生意有多种,因而深信经济学可以解释商人的行为。我不是懂生意之道,而是知道市场发生着些什么事。说什么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商人听来哈哈大笑。他们笑经济学者不知世事。我认为那是起于经济学者不从观察世事作为起点才用他们的理论及概念作解释,然后推出验证假说。

我希望从这节同学们可以知道,边际分析要用得有弹性,要懂得怎样容许灰色地带的存在,也要知道做生意的人在灰色地带的选择往往举棋不定,有些是独行侠,可以一博,有些家中有孩子要照顾,认为博不过。知道局限及其转变,经济学推断人类行为的准确性与牛顿推断苹果会掉到地上的准确性是一致的。

灰色地带有灰色地带的处理方法,跟没有灰色地带的处理方法不同。不知世事,以为没有灰色地带,是怪不得做生意的人嘲笑经济学者的。

 

(未完待续)

话题:



0

推荐

张五常

张五常

396篇文章 12天前更新

香港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