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讨论室第10期]交易费用(制度费用)入门(作者:本博客管理员)
本星期博客里发布了张五常教授新修订的《经济解释》卷二《供应的行为》关于交易费用一章《制度的费用》的第一节。
有部分读者看了直喊难。还有部分读者不明白狭义与广义的交易费用有什么不同,或是张五常教授这个交易费用(制度费用)的概念与科斯的交易费用有什么区别。
恰好,最近我也正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到“交易费用”的部分。于是想到,不妨根据记忆把那一节课的授课内容整理成文,在这“博客讨论室”里发布。这一篇文章对交易费用(制度费用)的讲解,无论从广度、深度还是完整性方面,自然都是远远不如张五常教授的“原装正文”,只是这篇文章本来就是面向基本上是毫无基础、对经济学的知识一片空白的初学入门的学生进行的授课内容,也许对于没有系统地学过经济学的读者来说,会是比较容易看懂的浅白解读。在明白了本文内容的基础上,再看教授的《制度的费用》,应该多少会轻松一些吧。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交易费用”的概念。
关于“交易费用”,其实我们在前面的课程里已经有过接触。大家还记得学习与“垄断”有关的知识时,我们曾分析过传统的教科书以垄断存在着“死角损失”(deadweight loss)作为诟病垄断的理由是错误的吗?真实世界里的垄断行为,其实不会带来死角损失,这是因为只有垄断者向所有的买方收取唯一的相同价格时,那所谓的死角损失才会出现。但真实世界里的垄断者其实是会采取各式各样的定价行为,以便能最大限度地把那所谓的死角损失拿回来,变成自己的生产者盈余,这些行为统称为“榨取消费者盈余”。这样做垄断者是有利可图的,因此他一定会这样做,而不会向消费者收取唯一的相同价格而导致所谓的死角损失,否则这就违背了“理性经济人”(自私)这一经济学最根本的假设。也就是说,所谓垄断会造成死角损失的观点,从根本上违反了经济学的初始假设,因此是一个彻底的谬误,无可挽救,只能抛弃!
然而,当时我们也提到过,虽说垄断者会采取各种定价方式,最大限度地拿回那所谓的死角损失,但他不可能全部地拿回,因为存在着交易费用。采取各种定价方式,与向消费者收取唯一的相同价格相比,麻烦是比较大的。比方说,采用会员制的方式来榨取消费者盈余,垄断者就要制作会员卡,还要对会员进行一些管理,包括收集、记录他们的资料等。这些所谓的麻烦,用精确的经济学术语来说,就是交易费用。由于这些定价方式的交易费用比较高,垄断者不会试图把所有死角损失都拿回来,而是要衡量他采用一些更复杂的定价方式所能给他带来的额外的死角损失的增加(边际收益)与为此而要多花的额外费用(边际的交易费用,即边际成本),二者相等之时,他就会停下来,不再试图拿回更多的死角损失。这跟垄断者在生产的时候,衡量他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能给他带来的额外收入(边际收益)与为此而要多花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二者相等之时,他就会停下来,不再试图生产更多的产品,遵循的是完全一样的原则。
于是,垄断者实际上不会拿回所有死角损失,但那些没有拿回来的死角损失,可不是传统的教科书里说的那样,是白白的浪费,是无效率。那些没拿回来的死角损失,实际上反映着交易费用的存在——从收入的角度看,是部分死角损失没有拿回来;从成本的角度看,是存在着交易费用。因此,这只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而已。这不是浪费,因为要拿回那些死角损失并非是不需要花费成本的。成本太高就不去拿,跟成本太高就不生产的道理是一样的,何浪费之有?这无非是再次向我们说明了一个真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传统的教科书对那垄断会带来所谓的死角损失的谬误,其一是如前所述,完全忘记了人是自私的——垄断者当然也是自私的,不可能见有利可图而不图;其二则是这里所说的,忽略了交易费用的存在!
至此,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交易费用有时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忽略了它,就会作出错误的分析,得出错误的结论。那么,到底交易费用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细说从头。
大家翻到这本教材(按:指赫舒拉发编写的《价格理论及其应用》)的目录看一下就会发现,此书的第十四章有讲到交易费用。但我要提醒大家注意,那个交易费用其实是狭义的交易费用,是一个不够全面的概念。而我要教给大家的,是广义的交易费用,是一个更为全面、因此是更为正确的概念。但是,在我们学习什么是广义的交易费用之前,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狭义的交易费用吧。
狭义的交易费用的概念,是由科斯提出的。他提出这个概念,目的是要解释“为什么会有企业?”这样一个问题。
前面我们学习生产者理论的时候提到过,生产者理论是把企业当成一个黑箱子,实际上并不研究它内部是如何组织生产的,只是假设有一些投入品进入这个黑箱子,自然而然就会有一些产成品出来。因此生产者理论实际上是研究投入-产出的技术性问题。而企业理论,与生产者理论的性质截然不同,它是把企业这黑箱子打开,看进里面去,看它是怎么组织生产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要解决投入-产出的技术性问题,原则上不需要有企业,市场可以自行组织所有的生产,即生产者理论之中不需要有企业,只需要有生产者!
可是,我们在真实世界中往往看到的生产者不是一个个自然人,而是一家家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组织。企业组织生产,与市场组织生产的重大区别,是市场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引导不同的人自愿地参与生产,企业内部却是通过老板的命令来指挥不同的人生产——你可以说,那是一种强制,企业里的人是被迫的。当然,你可以选择不进企业工作,但一旦选择了进入企业,你就得听从老板的指挥。换一种大家更为熟悉的说法,企业之内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老板制定计划,员工凛然听命、依计而行!
以前的中国人有一种意识形态,认为计划经济优于市场经济。现在的中国人走向另一种意识形态,认为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我要说,那是意识形态,但不是经济学!我们在真实世界里看到的,是有时人们使用市场,有时人们使用计划——在企业之内就是这样。如果市场就一定优于计划,为什么还会有企业?如果计划就一定优于市场,为什么企业之外还有市场?这些现象说明,无所谓谁优于谁,而是在不同的局限之下,不同的组织生产的方式——这就是我们称之为制度的东西——有不同的费用而已。不过这是后话,有关的解释后面再讲。
话说回头,让我们回到科斯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会有企业?即为什么在一个局部的范围里人们会使用计划代替市场?答案是:使用市场不是免费的!还是那一个真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市场是一种制度,使用它就如同使用一件商品一样,是要花费成本的。前面我们一开始的时候提到之前学过的垄断者以不同的定价方式榨取消费者盈余的行为,就已经展示了使用市场,也就是使用价格机制,是有费用的。其实使用市场的费用还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例如,你想买个房子,你要知道哪里有可能适合你需要的房子,你可能是上网查资料,大部分人会找一个房产中介给推荐一下。然后你会跑很多地方去看楼,看中了还要跟卖家讨价还价,然后签合约,然后到房产中心办理过户手续……大部分人还是会委托中介给帮忙做这些事情。于是你最后完成交易的时候还会付一笔费用给那中介。说到这里,你们也许没有意识到,那中介费就是交易费用的一部分——虽然不是全部——,因为这部分费用你付出了,但卖方并没有得到,对你来说是支付房价的一部分,但对卖方来说并不是他收取房价的一部分。幸好似乎还没有经济学家会蠢到认为那跟垄断下的消费者损失了、生产者也没得到的所谓死角损失一样,是一种浪费。
总而言之,真实世界里的市场交易能够得以完成,是要涉及很多费用的。因为这是使用市场以使交换得以实现所消耗掉的费用,因此一开始发现它们的存在时,科斯把它们称为交易费用。
使用这狭义的交易费用的概念,科斯解释了为什么会有企业的存在。企业内部不使用市场,是可以免掉很多麻烦——也就是交易费用的。大家设想一种情况吧。你到人才市场上应聘,一家公司的老板聘请你做他的秘书。理论上,这老板是可以使用市场来与你进行有关的秘书服务的交易的。比如说,你每天到他公司去,他给你看今天将需要你给他打字多少、斟茶递水多少……各项秘书服务,他跟你逐一地讨价还价,每一项微小的服务都厘订了确切的价格、规定了详尽的服务要求。哪一项你如果觉得不划算,你可以拒绝成交。这样,每一项微小的服务都是订了价的,都是通过市场成交的,一切都是自愿的,那老板不是命令你做那些事情,而是你跟他一一谈好了价格成交的。如果是这样的话,所谓的企业是名存实亡,实际上你和老板之间不是雇佣关系,而是每一项微小服务的买卖关系,一切都用市场来解决。
可是,你知道的,这世上是没有这样的秘书的!为了每一项微小的服务——可以微小到在什么时候把什么样的一杯茶捧进办公室去给什么样的人喝——进行市场交易,这该多麻烦啊!你提供斟上一杯茶的服务,给这老板能带来多大的收益?微不足道!为了这微不足道的收益,你和老板之间事事都要讨价还价所带来的麻烦却是巨大的——还是用精确的经济学术语来说,就是交易费用太高了!
于是,老板和秘书之间的选择不是这样对每一项微小服务都进行讨价还价、市场成交,而是他跟你订立一个劳动合约,他聘你为他的秘书,在指定的工作时间内,他直截了当给你下达命令,叫你干这干那,你不能再跟他斤斤计较!只要你觉得大体上他要你做的所有事情相对于他所支付给你的薪水来说是合适的,你就只管惟命是从好了!这省了很多劲——也就是节省了很多交易费用。原因就是你们之间的雇佣关系一旦成立,之后就不再使用市场,当然就省掉了进行市场交易所不可避免要耗费的一些成本。
这样,科斯就解释了企业存在的原因:使用市场是有费用的,那叫做交易费用,它也是一种成本,但性质上显然跟生产成本完全不同。企业内部不使用市场,节省了这些交易费用。或者用他的话来说,是人们选择以企业替代市场,从事组织生产的活动。
然而,科斯这样的解释是不够全面,有所欠缺的。如果使用市场有交易费用,人们就用企业替代市场,以便节省交易费用,那么为什么真实世界里市场还是普遍存在?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人之间,大量的交换还是在市场里进行,并不是全在企业里进行。这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意识形态的问题:如果计划优于市场,为什么企业不在所有事情上全盘地取代市场?答案是:使用市场固然有费用,使用企业也是有费用的。于是又是那一句真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我们中国人经历过整个国家都采用计划经济——也就是整个国家就是一个超级大企业,一国之内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在这个庞大的企业内部进行——的时代。因此,我们中国人是最能理解,为什么说使用企业组织生产也是有费用的,而且可以是所费不菲!
大家设想这样一种情况吧。有某家前店后厂的企业,即后面的工厂生产产品,提供给前面的店子出售。因为是在同一企业之内,后厂向前店供应产品不是通过市场议价之后把产品出售给前店,而是根据老板的指令不收分文地直接搬进前店去。但是,后厂应该向前店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什么产品比较受消费者欢迎?提供的数量应该是多少?生产太慢而销售太快的话会造成断供,生产太快而销售太慢的话会造成库存积压。也就是说,前店和后厂之间要不断地进行密切的信息沟通,而这是要花费成本的!
可以想象,如果这是一家巨大的企业,每天的业务量成千上万的话,这费用会是很高的。极端地想象,像我们中国以前那样,整个国家就是一家大企业,内部的运作全部使用计划来推进。这就得在中央那里有一个专门负责收集各地消费、生产资料需求信息的部门,然后把这些信息反馈到各地生产这些消费、生产资料的企业(那其实等于是国家这个大企业里的一个个车间)去,指示进行相关的生产,然后供应给各地。这期间的费时失事,可想而知!也就是说,费用之庞大,是骇人听闻的。
但是,如果这些全国各地的一个个企业并不同属于国家这个超级大企业,互相之间是通过市场来交往的话,它们是不需要去逐一地收集这些消费、生产资料的需求信息的。它们所要做的,是盯着市场上的价格看。看到价格涨,生产者闻风而动增加产量,消费者也闻风而动减少消费,于是供需自动地达成平衡。这就是市场,或者说是价格机制的好处。价格是一个很好的信息传递器,而且人的自私驱使着各个地方、各个阶层、各个种类的人自发地向着推动平衡达成的方向行动,无需上头有一个统一的计划者下达命令。
好了,说到这里,大家就应该明白了。市场有市场的费用,企业(计划)有企业(计划)的费用。只不过在不同的情况(也就是局限)之下,这些费用有高有低。人们所做的,无非是选择费用较低的那一个来使用。这就跟人们去买东西的时候,同样质量、能满足同样需求的商品,选择价格较低的那一个来购买。所以人们有时使用市场,有时不使用,就跟看到一个东西足够便宜就买,太贵就不买了,道理如出一辙!企业亦然。也就是说,在这中间发挥作用的,依然还是需求定律!
那么,科斯把使用市场的费用称为交易费用。但我们现在知道了,使用企业也有费用,那这个费用又该叫什么呢?显然,市场也好,企业也好,都只是一种制度——一种组织生产、达成交换、满足消费的制度!与其说人们是在市场与企业之间选择,不如说人们是在不同的制度之间进行选择。事实上,除了纯粹的市场与纯粹的企业,真实世界里还广泛地存在着半市场、半企业的其它制度,还有像家庭这种看起来与市场、企业都不尽相同的制度。因此,说人们在多种(而不仅止是市场与企业两种)不同的制度中选择,这要全面得多。于是,这些费用应该有一个统一的称呼,最正确的其实是“制度费用”,但由于科斯最早地把它称为交易费用,这个在字面意义上其实过于狭隘的称呼就此沿用了下来。一般习惯上,把科斯所说的交易费用称为狭义的交易费用,把涵盖一切制度的费用称为广义的交易费用。
这种把交易费用从狭义扩展为广义,其实就类似于我们前面学过的“租值”的概念,最初是来自于研究土地租金收入、因此只是狭隘地指土地租值,后来经马歇尔将这概念一般化,推广到一切可以带来收入的资产之上,称为“经济租值”、“准租值”,最后在经济学家的共识下一律名之以“租值”。
交易费用(制度费用)是一个重要性绝对不在生产成本之下的成本,却往往被传统的经济学教科书所忽视。前面我们在讲授生产者理论时提到过,教科书中很多的错误是源自看漏了租值这成本,于是得出垄断有正的所谓经济利润的荒谬结论。而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另一个大量产生谬论的根源:那就是看漏了交易费用(制度费用)!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虽然他是作为一个愤青而说出这句话,但这并不妨碍这句话是一个真理。只是,所谓的枷锁,客观而非激愤地定义,其实是指局限。人是有局限的,人是在局限之下行动的。物理的力学研究的,是人如何受到重力的局限。而经济学研究的,是人如何在局限之下争取个人利益最大化。世上的局限很多,而交易费用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局限之中的一大种类。需求定律的奥妙无穷,在于那个名为“价格”的变量可以根据我们所研究的对象的需要,涵盖各种不同大大小小的局限。所以我们不要狭隘地把它只理解为在市场里看见的那个名义上的价格,它还可以是非市场里的代价,也可以灵活地理解为成本。而成本包括生产成本(租值是其中一部分),还有交易费用(制度费用)。在一人世界里,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成本就只有生产成本。在多于一人的世界,也就是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有各种制度来协调他们之间的竞争,这就带来了交易费用(制度费用)的出现。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