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悖论」是英文paradox的中译。有几种解法,都有点模糊。用在这里的意思,是一组言辞彷佛互相矛盾,说的却是真理。我以「虚无」来形容这悖论,是说一些累积财富的仓库可以持久地稳固,内里藏着的很值钱,但没有产出,看不到给拥有者带来什么租值或收入。只是市场有足够的人认为值钱,有需求,就值钱了。既然值钱,利息的放弃是拥有的代价。这样的仓库藏着之物的市值会变动。这市值的上升是回报,下跌是损失,二者的变动代表着财富累积的变动。财富的变动对人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某程度带动着经济发展的进或退。当一个人无端端地有了钱,或变得富有,他面对的局限约束是放宽了,行为的选择范围于是增加,为了争取更富有,在制度可取的社会中会多做一些增加国民收入的投资。 

上节提及,资产的升值代表着财富累积的增加,因此,所有资产皆可以看为财富累积的仓库。问题是,在费雪的传统中,资产有生产力,带来租值或收入,而这些收入以利率折现是资产的价值,称财富。本身毫无生产力的资产也是资产,但我们无从以其产出的收入折现。这类资产的主要用场是累积财富,当年费雪没有分析过。以「仓库」来描述这类资产是恰当的,虽然其他有生产力的资产也是财富累积的仓库。

古物收藏是仓库

我说的是收藏品:艺术、古玩、文物等收藏。为求一个完整的「虚无」构思,这里我集中在那些数量不会再增加的「古」物或作者已经仙逝的作品上。这些物品不像土地,不是生产要素,本身不会产出。让我再假设这些收藏品不是挂在墙上欣赏的那种——收藏只是为了「藏」,希望升值。好些花巨资购买这些收藏品的君子、仕女们,对这些藏品毫无研究。在神州大地,自二○○○年起,他们一般没有猜错,买中马而大有斩获的可真不少。

上述的收藏品是财富累积的仓库。虽然在第二章我细说了复息利率的杀伤力,持久地收藏不容易斗得过利息代价的蹂躏。然而,收藏品的市值上升不是平稳的,可以有大幅的波动,机缘巧合,市值的上升可以有一段长时期高于利息的代价。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为日本的经济不济,法国印象派的画作下跌得急,但十年后回升。今天回顾,六十年前收藏印象派的画,选择得对,其升值高于以复息算的利息。

虽然持久的收藏不容易斗得过利息的放弃,只为藏而下注的收藏品可以是很好的财富累积的仓库。历史上,这类仓库没有出现过荷兰郁金香那种破裂现象,但要有如下四个条件的支持。

讯息费用惹来赝品

条件一。收藏品之价上升得够高,赝品一定涌现,而中国人的假冒本领了不起。可靠的仓库的形成是市场要有足够而又可信的鉴证专家的存在。讯息费用历来是收藏品的重要话题。一九七五年我调查玉石市场得到的一个结论,是没有鉴证专家玉石不会有微小的优劣排列,市场不容易搞起来。这里说的收藏品鉴证跟玉石不同:玉石主要是鉴别优劣,艺术古物主要是鉴别真假——后者的孰优孰劣主要是由收藏者自己判断的。

收藏品的真假鉴别远比玉石的优劣鉴别难度高,可靠的专家少很多。这是高档次的收藏品往往由拍卖行处理的原因。基本上,大有名堂的拍卖行靠鉴证生存,虽然一些朋友认为那里的专家不怎么样。不见经传的拍卖行一般卖假货,有时误把真货作假货卖。大名鼎鼎的拍卖行也屡有赝品,而有时顶级专家认为是真他们却说是「传」,即是打上问号。有时拍卖行说是真,好些专家也说是开门见山地真,但拍前另一些专家说是假,导致其价暴跌。

总言之,鉴别真假是非常头痛的事。我的观察,是不亲自收藏不容易学得鉴别,而学会了可能秘技自珍。这里的要点是,以收藏品作为财富累积的仓库,提供讯息的专家费用高,且不一定有确实无误的判断,某程度有怀疑的收藏品有高价成交的实例。可以肯定的,是讯息费用愈高,收藏品作为财富累积的仓库的用途愈小。

数量要适当

条件二。收藏品的数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要适当。何谓「适当」是有着复杂的层面。二○○九年,一小幅宋代曾巩的墨宝在北京拍卖,成交价逾一亿人民币(该作九十年代中期在纽约拍卖四十七万美元成交)。拍出逾亿高价,一个原因该作是孤本。不能说是数量太少,因为这作品归属的仓库是古书画的整体。二○○九年北京的拍卖市场「炒宋」,即是说所有宋代的书画一时间大热。一个庞大的书画仓库之内可以分书画,可以分时代,可以分作者等。是大大小小的不同仓库,一间包一间,有关连,互相协助。任何一件作品的本身是一个小仓库,孤本亦然。因为远为庞大的古书画仓库引来顾客,数得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的孤本卖逾亿不夸张。拍卖行喜欢把收藏品分门别类,意图把不同收藏品的仓库分开,使有兴趣的问津者可以分开地集中,务求「成行成市」。

这里顺便一提。在同类的收藏品中,那些所谓「精品」的,在市价一般上升时其升幅的百分率通常比较高,而市价一般下降时其跌幅百分率比较小。不是永远如是,是或然率如是。有两个原因。其一是精品通常不多,其存在市场通常知道。比较平庸的不仅远为量大,其总量究竟有多少市场通常不知道。其二,称得上是精品的,假冒远为困难,出现赝品的机会比较少。

问津者要够多

条件三。成行成市重要。有适当的数量之外,有兴趣的问津者愈多帮助愈大。拍卖行是喜欢大搞宣传的。多问津者这个条件,中国九十年代中期起的发展得天独厚。中国人口多,经济发展快,有深厚的文化与收藏传统。另一方面,这些年北京喜欢打压楼市,偶尔又打压股市,但收藏品之市是难以打压的。要在内地打压收藏品的拍卖吗?隐君子会转到香港的拍卖行去。收藏品的进出口有大麻烦吗?我赌海关的高尚士见到曾巩的孤本不会知道是何物。我提到拍卖行是为了示范,他们处理的收藏品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风格或个性重要

条件四。以收藏品作为财富累积的仓库有几个层面,大小不齐,然而,一个称得上是健全的仓库,其藏品通常有该仓库的风格或个性,或有自己的派别。外行人可能不知道,拍卖行不一定分得对,但惯于收藏或善于鉴赏的通常可以一看就知道是哪种风格,属哪个年代或哪一类。这些老手不一定是鉴证真假的专家,但他们懂得品尝。称得上是健全的收藏仓库,必定有一群这样的品尝专家支持着,然后带动其他未入门的走进门内去。

从上述的四个需要的条件看,一个健全的收藏品仓库的形成可真不易,而正因为得之不易,失之也难。一个健全的收藏仓库可以长存不破。

印象画派对乾隆皇帝

要举出收藏仓库的成功例子,西方应该首推法国十九世纪的印象派画作。中国呢?今天看我选十八世纪的乾隆皇帝。乾隆不仅是神州历来最大的收藏家,也可能是人类历史的收藏一哥。此帝也,有点发神经,收藏兴趣广泛,工程之巨属天方夜谭。我个人认为乾隆自己指导炮制的物品有点俗气,但风格明确。(他的书画收藏有他的题跋、玺印风格。)不乱来,乾隆凡事苛求:瓷器华丽,玉雕精绝。魄力雄强,这个皇帝写过逾万首诗;手痒,到处题字,遗留下来的墨宝无数。好印章,据说为他刻的逾八千件。别的我没有研究,但有点研究的印章钮雕,我认为乾隆御用的来来去去是同一组人,不仅风格相同,刀法也差不多。这样的皇帝日理万机,六下江南,竟然活到八十八岁。

促成乾隆物品(他的收藏品、炮制品、墨宝等)成为今天收藏品的一个极为成功的财富累积的仓库,量大而又风格明确之外,他的慎重处理也重要。书法有《三希堂法帖》的拓本传世,而三希堂收藏书法之外还多有其他。此外,乾隆收藏的一个主要部分有《石渠宝笈》(今存十二巨册)的著录记载。这著录重要,因为协助了减低鉴证的讯息费用。其他没有著录的乾隆「物品」无数。

如果中国的人口不是那么多,这些年经济增长不是那么快,今天作为财富累积的收藏仓库,乾隆物品可能因为太多而使这仓库降为二等。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吸收了好一部分,可能是大部分。然而,九十年代初期,乾隆的书法及其他与他有关的物品不是那么值钱。当时你花一两百万港元可购进多件,今天肯定发了达。这可见一个财富累积的仓库的形成以至达大成之境,要讲时日与几种条件的结合。这些条件,乾隆物品近于拿满分。论收藏,有朝一日这些物品组成的「乾隆仓库」会雄视地球。回顾人类的收藏历史,从不成气候转为有大成的仓库的例子不少。好些收藏的朋友喜欢猜测哪些艺术作品有大幅升值的前途。我认为他们应该扩大考虑的范围,考虑他们有兴趣收藏的会否打进一个健全的财富累积的仓库。

虚无悖论的主旨

回头说虚无悖论,我要说的主旨是累积财富的仓库不需要是有产出回报的资产,不需要是公司机构,不需要是今天的产品,也不需要是书本说的生产要素。需要的是市民有钱购买,在上文提到的四个条件的维护下,他们的共同兴趣可以促成一个健全的仓库的形成,有持久不破的能耐。

本身没有产出功能的收藏品,可以用作抵押借钱投资,或因为对收藏者的生计给予保障,会鼓励多作有产出的投资。收藏的市场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你要我藏的,我要你藏的,累积财富的仓库就坚固起来了。

说过了,收入增长带来的财富增加总要找些地方累积起来。可靠的仓库愈多对经济发展愈有利,因为选择的范围扩大了。原则上,市场对不同仓库或资产的取舍的均衡点,是扣除了拥有者的不同快意、管理的不同麻烦、仓库的破裂有不同的机会等,其预期的回报率应该一样。除了非法行为,政府打压任何一种仓库,对经济发展的整体皆不利。

(仓库之二,未完待续)

话题:



0

推荐

张五常

张五常

396篇文章 12天前更新

香港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