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五常按:本文是《科斯定律与租值消散》的第四节。)


社会成本问题是指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有分离的问题,也可从社会产值与私人产值有分离的角度看──二者相同也。撇开庇古与科斯不论,这话题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经济发展学说兴起时,变为外部效应(external effects)的讨论和争议,很热闹,而导火线是米德(J. E. Meade)一九五二年发表的关于蜜蜂采蜜与传播花粉的文章。

这热闹有两个原因。其一是社会的产出或投资会对从事者之外有影响。落后之邦要提升经济增长速度,政府要鼓励哪种投资的外部效应是话题。其二是经济效率:外部效应往往无效率,政府要以补贴或抽税的方法来改善效率或加速经济增长。信奉这些理论及政策的国家一律穷到今天。

比较有趣是当年(今天还存在)外部效应分技术外部效应(technological external effects)与金钱外部效应(pecuniary external effects)两类。前者是指工厂污染邻居那类——这影响没有市场处理,没有价,因而无效率。后者是指某行业扩张或收缩,影响了生产要素之价,因而影响了其他生产的人的成本。违反帕累托的无效率起于前者。科斯的贡献是指出前者起于权利没有界定,澄清了什么技术不技术的混乱思想。

 

杀手的思维

灾难的出现,是六十年代中期起外部效应的分析转为外部性(externality)的流行发展。外部效应的阐释本来就有不少问号,外部性是把外部效应再分门别类,术语层出不穷,单是公海捕鱼就有好几种──例如政府规定渔网的孔过大出现了「网孔外部性」(mesh externality)。

我认为外部性的理论胡说八道,一九六九年写好一九七○年发表的《合约结构与非私产理论》,手起刀落。该文不易读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原本分两篇的,但科斯说合为一篇较好。他是我要发表的学报的编辑,依他的建议。其二是一九六九年我从芝加哥转到西雅图去,搬迁琐事多,没有机会坐下来多修几次。本节澄清该文说的第一部分,关于公海捕渔与租值消散的第二部分本章第六节才处理。

虽然我恨不得《合约结构》一文能多易数稿才发表,该文可不是毫无建树:四十二年后的今天该文还在美国不少研究院的读物表出现。读不懂的有微辞,但说是天才之作的也不乏人(一笑)。杨小凯读该文后竟然说我是外部性理论的其中一个创始人──他显然认为杀也是创。

推论如下──同学们要小心跟进。在社会中,每个人的行为会容易地影响他人。这些影响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先谈有害的影响吧。从社会的角度看,一个员工在工厂操作,对社会的贡献是他每天的平均(不是边际)产出所值减除他每天的工资。然而,受到边际产量下降定律的影响,工厂内的每个其他员工的边际产量会因为多了一个人的参与而轻微下降了。这些轻微下降加起来是社会的损失。社会的最大利益或帕累托至善点,是在边际上参进的人对社会的贡献等于其他员工加起来的损失。

先从一条公路看

第六节我会转到庇古的两条公路的讨论,这里先用一条公路来示范一个员工参与操作对社会的利害问题。一条公路,多一辆车参进,假设该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若干公里,其他车辆在略有挤迫的情况下大家的时速会大致相同。这辆参进的车的私人利益是节省了的时间的所值。另一方面,多了这辆车的参进,公路的其他车辆会缓慢了一小点。这些很多的一小点的时间损失加起来的所值是一辆车参进给社会造成的损害。不要忘记参进的那辆也是社会的成员,他赢得的时间节省所值是社会的利益。争取这公路对社会的贡献极大化,在边际上一辆车的参进获得的利益要与其他车辆每辆的轻微损失加起来的总损失相等。

要怎样通过市场来达到上述的帕累托均衡呢?有两方面。其一,界定了公路使用的权利与解决了收费的困难,这公路的使用每公里算要收一个价。有了一个收费之价,所有车辆付同价,每辆车的边际用值会调校为相同。其二,这个收费之价要安排在公路的总租值达到最高的那一点,稍有差池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会出现分离。不要以为只一条公路是垄断,最高的总租值是垄断租值。原则上其他竞争或潜在的竞争交通方式无数,每一通道不争取最高的租值土地资源的使用会出现浪费。

为什么想到合约结构

转到外部性的话题,上述的例子提出三个要点。其一,凡有社会必有竞争,而凡有竞争必有外部性的困扰──员工参进影响其他员工,车辆参进影响其他车辆,皆外部性也。其二,说通过市场运作可把外部性「内部化」,满足帕累托,但要找到最高租值之价谈何容易?市场对社会当然有贡献,但我们只能说在资源使用的竞争下,适者生存会淘汰那些与最高租值有大分离的竞争者。要求毫无分离是乌托邦的思维,而以这分离的或大或小来衡量外部性的存在或不存在属满是问号的玩意。其三,把外部性分门别类是分之不尽的。瘾君子们既然在公海捕鱼提出「网孔外部性」等类别,公路的使用、工厂的运作等我们也可以各有各地大分其类。以老人家的想象力,几块钱一类可以赚很多钱。外部性理论是胡闹的玩意。

想深一层,我们要想到合约结构那方面去。年轻的同学不会知道,三十年前美国租用电话,有一份没有多少人知道的长达数百页的租约,什么顾客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说来真的话长了。每项合约的约束皆外部性的约束。同学们知道的房子租用合约呢?可长可短,而短的一般有不言自明的约束,因为有普通法及其他法律的协助。例如在墙上挂画容许,但拆墙不成,这些通常不会写进合约去。不写进不等于合约结构不存在。合约结构的或明或暗,每一项约束使用的条款都有外部性的问题,没有每项以价厘定,打起官司很头痛。这是市场,何完善之有哉?换言之,吹毛求疵地看,任何有或可以有合约结构的市场成交,要分外部性的类别动不动数以十计。

狗吠之声有市场

经济学者老是喜欢改进社会,老是认为自己聪明人家愚蠢吧。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英国的A. Walters到西雅图华大造访(此君后来作戴卓尔夫人的顾问,改革了英国),跟我在学校的饭堂进午餐时,另一位也正造访的经济教授坐下来共膳。这位不速之客二话不说就批评科斯定律,说狗吠之声扰人清梦,但从来没有在市场成交过,科斯是胡说八道。我心中有气,也二话不说地立刻回应:「狗吠之声天天在庞大的市场成交,教经济你怎可以不知道呢?住有花园的房子可以养狗,但住公寓则说明不准,狗吠之价早就算进住所之价或租金之内。」Walters在旁听着,大声叫对。

说过了,市场是奢侈的玩意。我们不能期望每声狗吠都算价,或声大声小用仪器量度然后统计。就是上文提到的公路,车辆互相干扰,要厘定一个公路租值最高之价不容易。理想的市场不存在,而假设交易费用是零不会有市场。这是真实的世界。说这里那里需要政府干预的外部性出现是说之不尽的。我们知道的,是因为有众多的利益团体存在,外部性的言论可以提供借口,要求政府干预而方便了混水摸鱼的行为。这也是真实的世界。

市场与礼仪的分界不明显

政治不论,人类毕竟要生存,要活得好一点。那所谓外部性只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影响,无所不在。大家熟知的市场之外,社会的发展重视风俗、宗教、礼仪、伦理——这些是处理在竞争下人与人之间互相影响的局限约束了。可以作为合约的约束看。

一个貌美如花的女人对我嫣然一笑,价值千金,但我不会给她钱那么没礼貌,而动手动脚非君子所为也。这些是礼仪。老人家会怎样回应这里不说。可以说的是当一个刚会走路的小女孩对我嫣然一笑,有糖果在手我一定给她。这是市场,只是没有硬性的规定,惹不起官司。这解释了为什么小女孩见到我一定笑,显示着她们对市场的认识比政府高明(一笑)。

过年过节亲友之间互送礼物也是一种市场,也没有硬性规定的市价。收礼者不一定用得着,换来友情上的温馨是另一种消费者盈余了。在西方,好些地区的商店,圣诞节过后容许顾客拿礼物去换取其他的,而礼物的包装一般显示着物品的来处。于是,互相送礼以市价成交渐趋明显,但友情所在,风俗使然,这成交价没有通过洽商。

当今之世——历史说自古皆然——赠送物品的风俗不一定是为了情感的表达。今天的神州,以「礼物」换取「好处」的行为常有。当然也是市场,但不是明买明卖,可以掩饰着些什么。

我希望同学们能从这节读得明白:在有竞争的社会中一个人的行为会影响他人是无可避免的事。不可能没有利害的冲突。通过市场来解决这冲突是古往今来常见的方法。因为交易或制度费用的存在,市场的形式变化多,而在好些风俗或礼仪的处理下,市价不明确,合约若有若无,称之为市场在语言上一般人不容易接受。分界不明显,但我们可以把风俗与礼仪作为市场的替代看。

不管怎样,动不动说有「外部性」,违反了帕累托,要政府干预,是跟可以解释行为的经济学扯不上关系的。真实世界的有趣现象无数,经济学可以问的是「为什么」——只此而已。

结语

在社会中,一个人的行为会影响他人。这些影响通常有很多方面,每项算价是算之不尽的。是竞争带来的冲突,而市场的运作是处理这些冲突的一个方法。有结构性的合约的出现是为了处理在同一交易中牵涉到的不止一项的互相影响。厘定与监管合约的多方面约束的交易费用不菲,好些约束没有写进合约,因为社会有普通法或不成文法的协助。此外,社会也有风俗、宗教、礼仪、道德、伦理等,皆合约性质的约束。细心地看,我们不容易说这些众人认为是非市场的约束不是市场。同学们不要向理想的世界那方面想。

拙作《合约结构》一九七○年发表后,行内出现了不少关于不完整合约(incomplete contracts)的文章。方程式多过文字的分析掩盖不住这些作者对真实世界的无知。说过了,几块钱发明一项「外部性」我可以赚很多钱。

我不认同贝克尔等人以功用函数的分析处理社会的风俗现象,认为他们推出来的假说难以验证。我也认为在观察上他们不重视细节,靠数字的回归统计没有说服力。我自己的取向是以交易或制度费用的局限变化来处理社会的风俗现象。本节示范了一点,过后分析中国的旧礼教家庭时我会较为深入地示范交易费用对解释风俗伦理等现象的威力。


(未完待续)

话题:



0

推荐

张五常

张五常

396篇文章 12天前更新

香港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