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按:本系列文章的作者是本博客管理员(不是张五常教授)!

 

第十九讲 市场结构-觅价(下)

 

在传统的教科书里,把完全自由竞争(受价)与完全垄断(市场内只有一个生产者的觅价)视为两个极端,居于中间的情况还有两种,较为靠近完全垄断的极端的是寡头垄断(市场内有几个生产者——其中双头垄断是市场内有两个生产者),较为靠近完全自由竞争的极端的是垄断竞争(市场内有很多生产者,但每个生产者所供应的产品略有差异,因此价格也可以略有不同)。

 

但是根据第十七讲中对垄断或觅价的正确定义,市场内的生产者数量是不重要的,因此上述的区分是没什么意义的。门槛的高低才是关键。一方面,门槛较高的市场意味着市场内的生产者(无论是一个还是两个还是少数几个)觅价的价格区间也就比较宽,反之就只能在很窄的一个价格区间内进行,表现为价格只能比竞争对手高一点点。另一方面,有意义的区分,是如果门槛是由信息费用而非独特的技术或政府分布的准入管制所构成的话,市场内的生产者数量不仅一点都不比所谓的完全自由竞争少,而且还会出现激烈的讨价还价的现象。有关这种情况的解释,下一讲“信息费用”再作介绍,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第十六讲里提到过,现实中“受价”的市场结构非常罕见,这是因为必须满足一些很苛求的条件,其中就包括不能有产品的质量与种类的不同。这本教材的228页的第九章《产品质量与产品种类》就是关注真实世界中大量的产品会在质量与种类上有所不同,从而使得所谓的完全自由竞争市场会变成所谓的垄断竞争市场。种类一样的产品,质量有所不同,生产者面对的其实已经是不同的需求曲线,所以有了觅价的空间。但质量不同的产品互相的替代性很高,价格差异一旦超过了质量差异所允许的程度,竞争者就大量涌现,所以生产者能觅价的价格区间也就非常有限。根据类似的逻辑,质量一样的产品,但种类有所不同(如颜色、设计不同),迎合了有不同需要的消费者,生产者面对的也是不同的需求曲线,从而获得觅价的空间。但种类不同的产品的替代性也很高,觅价的价格区间也很有限。

 

举个实例吧。有朋友曾托我帮她在淘宝上买灯笼。制作的材料不同(有纸的,有布的,有纱的),灯笼的结实与美观程度就不一样,价格相应地有所不同,这是质量不同造成价格不同,严格来说是成本不同造成价格不同。

 

(注意:前一讲所说的生产者为了榨取消费者盈余、收回死角损失而采用不同的定价方式,那并非由于成本不同而导致价格不同——但“量大打折”的原因确实是成本不同,因此不属此类情况。而前一讲的作业中提及的“价格分歧”也一定是要在成本一样的基础上对不同人定不同价。因此闲时、忙时的价格不同可不是榨取消费者盈余或价格分歧,而是忙时的成本较闲时高。闲时一方面是生产要素有空置,增加供应不会增加这类空置的生产要素的直接成本;另一方面是对某些消费者增加供应不会影响对其他消费者的供应;而忙时除了可能要临时增加购买某些生产要素而导致直接成本上升之外,对某些消费者增加供应要以削减对另一些消费者的供应为代价,也就是失去了从这些消费者获得的收入,因此机会成本上升。)

 

灯笼的大小不同,价格也不同,一般是越大的越贵,这显然也是因为成本不同造成的。还有灯笼的颜色不同,价格也可能有所不同。通常颜色不同不会导致价格不同,但我注意到白色的灯笼比其它颜色的要便宜几分钱。是因为其它颜色的灯笼需要上色而成本高了吗?这可能是原因之一。但也有可能通常人们不会需要白色的灯笼,除非是做丧事!也就是说,其它颜色的灯笼即使成本与白色灯笼一样,但前者能满足更广泛的需求,生产者就有着更大——虽然只是大了一点点——的觅价空间。

 

如果说白色灯笼比较便宜还有可能是因为成本较低,那么另一次我在京东上买小容量电饭煲时看到的情况就绝对不会是由于成本不同所致。且说去年我在京东上买了一个小容量的电饭煲,该产品有几种颜色可供挑选,我选了白色。用了几个月之后,觉得很好用,就推荐其他有需要的朋友去买。这时再上京东的网页看,发现这款产品正在做促销,比之前我买的时候便宜了10块钱,也就是打了9折有多。然而白色的那一款却不在促销之列,仍然以原价销售。显然,通常人们比较习惯于电饭煲是白色的,其它颜色的销量都远远低于白色。如果说要上色而增加了成本,那本来是其它颜色的价格更高一些才对,但现在反而是其它颜色的降了价。表面上说是促销,其实是生产者注意到其它颜色的滞销,知道他的定价不合理,于是赶紧以促销的名义进行调整。结果,在这价格差异的“诱惑”下,朋友克服了更喜欢白色的心态,还是买了便宜10元的橙色那一款。

 

BTW:有些经济学家以“菜单成本”——即调整价格需要重印菜单,从而带来额外的成本——来解释价格难以灵活地根据市场状况变动而调整,即存在着所谓的粘性、乃至是刚性的价格。由这个例子可见,他们又是一群不懂现实的书呆子。商家的促销行为有时就是为了无需重印菜单也能调价。如果说调价会有什么困难,如非存在着政府管制,主要也是出在生产者能否灵敏地感觉到市场状况的变动,这实际上是含义着掌握市场状况是要耗费信息费用的。因此所谓的“菜单成本”不过是交易费用而已,多编造一个新的术语出来,还不如去多了解不同的局限。否则局限千变万化,经济学中的术语岂非也可以编出成千上万?这只会是搞出无数特殊理论而已。)

 

正因为现实中的产品有着质量的不同(较受欢迎的种类可视为较高质量,从而把种类的不同也归为质量的不同),如果政府对价格进行管制,生产者受管制的约束无法进行价格竞争,但这不等于竞争不复存在,而是转向了质量竞争。如果价格是被管制在市场竞争决定的均衡水平以下,生产者或者制造高质量产品以回避普通产品所受到的价格管制(如之前有读者聪明而富有幽默感地指出,非典时期政府如果对普通口罩的价格进行管制的话,生产者会应之以推出高价的“纳米口罩”来取代普通口罩的供应),或者是降低质量以使之与被管制的价格相适应(如受到租金管制的房子往往都保养不善、不配备家具电器等)。

 

而如果价格是被管制在市场竞争决定的均衡水平以上的话,也会出现生产者提高质量的现象。最典型的例子大概是七十年代的美国航空业爆发的“三文治大战”。话说当时美国的航空业存在着相当严重的管制,航空公司要新增一条航线必须得到美国政府有关部门的审批,而这个部门已经多年来不曾批准过一条新航线了。政府审批构成了航空业的进入门槛,但市场内的竞争压力仍然存在,以至于美国政府索性直接管制机票价格,也就是不允许航空公司给机票打折。然而,这管制只是约束了价格竞争,可没法约束质量竞争。各大航空公司为了竞争到更高的上座率,就在飞机餐上大做文章,通过提供高质量的飞机餐来吸引顾客。于是美国政府又更进一步地硬性规定飞机餐只能提供三文治,试图以此限制竞争。然而,航空公司仍然以别出心裁地制作豪华三文治的方式来互相竞争。有人可能会问:价格管制导致产品质量上升,这不是很好吗?问题是,消费者其实未必认为产品质量越高就越好!就以这航空业的价格管制导致航空公司提供豪华三文治的飞机餐为例吧。如果消费者有得选择,他们多半宁愿不要那样的豪华飞机餐,而是想要更便宜的机票!事实上,当后来八十年代美国航空业放开管制之后,廉价航空公司大举进入市场,提供很低廉的机票——代价是完全不提供飞机餐!这些廉价航空公司迅速获得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这有力地证明了大量消费者是认为廉价机票更优于高质量的飞机餐的,所以有得选择的时候他们宁愿选择完全不要飞机餐!也就是说,市场上无所谓好不好,能卖得出去的东西——除非是利用信息费用而欺骗了消费者——就是物有所值,政府与其搞什么行政干预强迫生产者提高质量,不如做些有利于降低信息费用的事情,让消费者能更好地判断他们购买的商品的性价比是怎么样的。

 

关于垄断或觅价,还有一个话题叫“卡特尔”(cartel)。教材是在215页的第五节《卡特尔》讲述有关内容的。所谓卡特尔,是指市场内的生产者数量虽然多于一个,但他们勾结起来共同行动,像一个垄断者那样进行决策,一起削减产量,使得价格从较低的寡头垄断的价格上升到较高的完全垄断的价格。这种分析当然又犯了用并不重要的生产者数量来界定市场结构的垄断程度的错误,但即使撇开这老生常谈的问题不论,所谓的“卡特尔”也只是个神话!教材中也指出了,卡特尔中的企业都有动力进行欺骗——某家企业在表面上承诺遵守减产协议,但实际上却是悄悄地增产,当产品的价格因其它企业减产而上升时,它就获得了价升与增产的双重好处。然而,一家企业会这样想,其它企业也不是笨蛋,也会这样想,于是所有企业都会这一头信誓旦旦说会减产,那一头却偷偷地增产,结果最后所有企业都增产的,市场上的产品不是更少了,而是更多了,价格只会下跌,卡特尔协议只成了一纸空文!

 

大家可能也听说过一个这样的寓言故事:有个村子要举行酒会,要求每个村民都带一瓶酒去,把自己的那瓶酒倒进一个大酒桶里。这样每人出一瓶酒,就能集出一大桶酒来。其中一个狡猾的家伙就想:我为什么只带一瓶水去呢?一桶酒里掺进我这一瓶水也不会被人发现。这样我就可以占人家的便宜,不费任何成本就能白喝大家的酒。于是他就这样做了。但当他从那一大桶酒里舀出一勺喝进口里的时候,却发现哪里有什么酒味?分明就只是水而已!原来所有人都像他那样想,所有人倒进桶里的都只是水!

 

这个寓言故事的内在逻辑,与卡特尔具有天然的脆弱性的逻辑是相通的。事实上,环顾真实世界,纵观过往历史,真正能较长时间地存在的卡特尔可谓绝无仅有。书上的218页的例子8-7所说的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缩写,或音译成“欧佩克”)号称是最成功的卡特尔,但从例子所提供的事实来看,OPEC所谓最成功地通过减产来提升石油价格的时期,都是出于政治因素——对抗这些成员国(它们主要是中东国家)的共同敌人以色列——,可能使得各成员国暂时放下了经济利益的考虑,团结一致地采取行动。但是,到底是中东战争使得石油产量蒙上了不确定的阴影而导致石油价格上涨,还是它们真的都严格地遵守了减产协议而达到这样的“理想结果”呢?这还是一大问号。而当苏联解体之后,随着俄罗斯这拥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却又并非OPEC成员国的国家大量向世界供应石油,OPEC这石油卡特尔的日子就更是难过。沙特阿拉伯作为OPEC中最大的产油国,为了促成卡特尔而不得不成为削减产量最高的成员国,但结果只是使得它占世界石油市场的份额不断下降,也就使得它对石油价格的影响力不断被削弱。

 

其实真实世界中存在着一个远比OPEC成功得多的卡特尔,那就是工会!话说我在网上有一个虚构身份,与一些学生——有大学生,也有中学生——交流。某天,我看到一个网友发了一条微博,大意是讥笑抨击中国的工会虚有其名。我回了她一句:“愤青!”她不服气地回我:“这些话是我的国际贸易老师说的!他是我省最著名的经济学老师!!”(她是某大学金融系的学生,她那大学是哪一个省的我就不说了。)因为我使用的是虚构身份,她并不知道我就是个经济学老师,国际贸易还就是我的主讲课程之一。我回应她说:“别拿这种头衔来压我,我不吃这一套的!你去问问你的老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工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他要是回答得出来,让他再去翻翻经济学教科书是怎么评价那种性质的组织的。那样他就该知道,他作出如此缺乏经济学理论素养的评论是多么愧对他那经济学老师的身份了!”其后她没再吭声,我估计她是不敢拿我这问题去问她的老师的。那就让我在这里替她的老师回答一下吧!

 

工会把数目众多的工人集合起来作为唯一的主体与所谓的资方谈判工资及其它福利条件,是一个典型的生产要素市场上的卖方卡特尔。然而,如前所述,卡特尔基本上是个神话,很难真的能在现实中生存下去的。但为什么工会能长期而普遍地存在呢?关键在于工会拥有本来在一国之内只有警察、军队才能拥有的行使暴力的合法权利!大家都知道,工会如果与资方谈不拢,就会以罢工作威胁。一旦进行罢工,必定要设立所谓的“警戒线”,也就是无论某个工人是否工会成员、或虽然他是工会成员但未必赞成工会的做法,都不允许越过警戒线去上班,否则会遭到殴打等施暴。如果工会像除了警察、军队之外的普通人那样,行使暴力是不合法的话,难以想象他们能维持对工人的控制——光靠说服是不可能达到那样团结一致的效果的!这种行使暴力的权利居然是合法的,原因只有一个,那是政府赋予给工会的,也就是说,这是行政垄断!

 

是的,正如第十七讲已经分析得很清楚的那样,一切靠技术或品牌建立起来的进入门槛都不能真的消除竞争,因为技术或品牌本身就是所有人都可以去争取的。现实之中卡特尔无法维持的真正原因,其实不是什么存在着欺骗的动力,而是如果没有特别的技术或品牌去构建进入门槛,靠一纸卡特尔协议可没法凭空地造出一个门槛出来——要是真能那样做,生产者何必还那么辛苦地研发技术、创建品牌?人的自私本性决定了竞争是无可避免的,所谓欺骗的动力无非只是自私本性在这特定的局限条件之下的具体表现而已。只有行政垄断,其门槛因为是凌驾于市场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上的政府人为搞出来的,才有可能成功地将竞争排除出市场之外。因此,工会这种卖方卡特尔之所以能成功,关键不在于它是卡特尔,而在于它的本质是行政垄断。行政垄断当然是可以长期维持的,只是代价就是这个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相对于别的国家是自废武功一般地削弱了自身的竞争力,长远来说一定还是逃不过竞争的压力的。事实上,工会林立的国家,无一例外不是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国家。中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一跃而成几乎是包揽全球制造业、竞争力强劲的国家,还真得拜我们的工会虚有其名、不是西方国家的那种真正“穷凶极恶”的工会所赐呢!

 

有人可能会问:刚才提到警察、军队在一国之内也拥有行使暴力的合法权利,那么它们也是行政垄断吗?这个问题其实在第十七讲的作业题的答案里回答过了。警察、军队等暴力机关,还要加上赋予它们合法性的法律制度,是政府在政权市场内为自己构建起的进入门槛,目的当然是想阻止其他竞争对手进来取代他的统治地位,与普通的产品市场内的生产者以技术或品牌为自己构建起进入门槛以阻止其他竞争对手进来抢夺他的市场是类同性质的行为。政权市场上的生产者是政府,消费者是人民,由于国家(政府)之上一般来说再无更高权力,所以政权市场通常不可能存在着行政垄断。但工会所处的市场是劳动力市场,工会是生产者(供应方),企业是消费者(需求方),政府本身可不是生产者——政府并不会向企业提供劳动力——,而是一个凌驾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上的更高权力。因此政府在法律上赋予行使暴力的权利给工会,那就是政府人为地给工会构建起阻止其他非工会成员(或不同意工会做法的内部成员)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门槛,属于行政垄断的性质。

 

说到卡特尔在现实中难以维持,大概会有人想到战后在经济学中颇为盛行的“博弈论”(Game Theory),并指出博弈论中最经典的一个博弈“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正可以用来解释卡特尔的失败。

 

这本教材在246页的第一节《策略性行为:博弈论》中对博弈论作了入门性的介绍,但我不会讲解这一节内容,因为我只负责教正确的东西,而博弈论并非正确!但鉴于博弈论的误导性不小,我就针对“囚徒困境”这个最经典的博弈来作一番剖析,以便让大家理解为什么从解释现象的角度来说博弈论并非什么有意义的经济学理论。

 

大家看书上的247页的表10-3,那里用博弈论的矩阵图描述了“囚徒困境”的两个版本,前一个版本是这个博弈的初始版本,后一个版本就是用于解释卡特尔的困难的版本。大家集中精神看第一个版本,学会了看第一个版本之后,后一个版本自然能看自己看懂。“囚徒困境”的故事是这样的:两个贼去作案,给警察抓了起来。警察把他们分别囚禁在两处,分别审问。由于现场的证据不足,警察需要获得他们的口供才能获得最充分的证据来治他们的罪。于是,为了鼓励这两个囚徒招供,就采用“抗拒从严,坦白从宽”的政策,即如果其中一人招供而另一人不招,招的人算是戴罪立功,可免于判刑;但不招的人就要坐上36个月(即3年)的牢。但如果两人都招了,就不算是立了什么大功,两个都要判刑,只是相对来说刑期稍短一些,是24个月(即2年)。而如果两人都不招,因为证据不足,只能当小罪判刑,每人只需坐1个月的牢。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囚徒会怎么选择呢?

 

大家学一下怎么看懂博弈矩阵。上方是其中一个囚徒的两个选择“不招供”与“招供”,左方是另一个囚徒的两个选择,也是“不招供”与“招供”。每个格子里的数字是表明两人的不同选择的组合,对两人而言的收益是什么。左边的数字都是左方囚徒的收益,右边的数字则是上方囚徒的收益。所以,大家看到左上方的格子里,是属于两人都选择“不招供”的组合,因此两人的收益都是-1(各坐牢1个月);反之,右下方的格子里,是属于两人都选择“招供”的组合,因此两人的收益都是-24(各坐牢2年)。而右上方的格子的组合是左方囚徒选择“不招供”,上方囚徒选择了“招供”,因此左边的数字(反映左方囚徒的收益)是-36(坐牢3年),右边的数字(反映上方囚徒的收益)是0(免罪释放);反之,左下方的格子的组合是刚好反过来,左方囚徒选择“招供”而收益为0,上方囚徒选择“不招供”而收益为-36

 

求这矩阵的解(均衡),是这样看的:先站在其中一个囚徒——如左方囚徒——的角度看,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上方囚徒选择“不招供”(即适用的是左边的两个格子),这时他当然最好是选择“招供”,因为-1<0,招供的收益较大;另一种是上方囚徒选择“招供”(即适用的是右边的两个格子),这时他当然最好还是选择“招供”,因为-36<-24,招供的收益仍然是较大。这样,无论上方囚徒怎么选择,左方囚徒的最优选择都是“招供”。在这种情况下,上方囚徒其实不需要考虑左方囚徒选择“不招供”的可能性了,直接看左方囚徒选择“招供”的情况(即适用的是下方的两个格子),显然他的最优选择也是“招供”,因为-36<-24。这一来,两人都选择“招供”,显然这矩阵的解(均衡)就是右下方的格子,这时二人的收益都是-24(即坐牢2年)。

 

但是,从四个格子的收益情况来看,对两人合起来来说最优的选择应该是左上方的格子,即两人都选择“不招供”,因为这时两人的收益都是-1(坐牢1个月),总收益就是-2,比其它三个格子的总收益都高。而且,恰恰是右下方那个属于均衡的格子里,二人的总收益是-48,不要说远远差过左上方的格子,甚至比其它两个格子(一人招供,一人不招)的总收益是-36都更糟糕!也就是说,对这两个囚徒作为一个整体而言,这博弈矩阵的均衡其实是最差的结果!可是在求解过程中,明明每个囚徒都严格地遵从了“求最优”的自私原则,最后得出的却是对整体而言最差的结果,这个博弈称为“囚徒困境”就是这个缘故,它一般用来说明“个体的理性选择导致集体的非理性选择”的悖谬情况。

 

这个博弈应用很广泛,我随便都能想到好些据说能用这个博弈来解释的现实事例。例如刚才所说的卡特尔在现实中难以维持。还有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都竞相投入巨额经费做广告的现象,有经济学家认为这也是一种“囚徒困境”,因为如果这两家公司都不做广告,跟都做广告,大众对他们的认知度都一样,于是它们的产品的市场份额都会是一样,但都不做广告就能省了很多广告费,对双方都有好处。可是为什么它们还是要竞相做广告呢?就是因为如果一家做,另一家不做,做了广告的那一家的知名度就会远远超过另一家,从而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于是没有一家公司敢不做广告。又有经济学家用这“囚徒困境”解释美苏军备竞赛的现象。当年美国和苏联都花巨资扩张军备,尤其是制造核武器,一旦爆发战争只会是互相毁灭、同归于尽,于是谁都不敢开打,世界是和平的。而如果两国都不制造核武器,双方都没有军事能力开打,世界还是和平的。然而前者要多费了无数金钱用于军事开支,显然是比较糟糕的处境。那为什么美苏两国还是要选择进入这样的糟糕境地之中呢?就是因为如果一国制造核武器而另一国不制造,有核武器的那一国的军事实力就会压倒另一国,另一国只好事事听从对方,在外交、甚至可能在内政上都丧失了话语权,于是没有一个国家敢不制造核武器。

 

然而,“囚徒困境”本身是有重大问题的。我先指出这个博弈的错误,然后再逐一批驳上述的这些所谓“应用”根本没有解释到有关的现象。

 

“囚徒困境”实际上隐含了一个关于局限条件的假设,那就是两个囚徒没法互相沟通、相约一起选择都不招供,以达到那所谓的集体最优的左上方的格子里去。但是两个囚徒为什么会没法互相沟通呢?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局限条件呢?显然,是交易费用!二人沟通的交易费用太高了,导致二人无法达成“勾结”成一致对外不招供的协议。这两个囚徒是分开监禁的,物理上无法接触。但为什么不收买看守他们的警察替他们通风报信呢?所谓“有钱使得鬼推磨”,只要支付的价格足够高,没有人是不可以收买的。于是问题其实就变成了:为什么这两个囚徒不愿意支付足够高的价格以避免落入两人都招供的那所谓最糟糕的格子里去呢?答案很简单,当然是因为那足够高的价格太高了,以至于支付它比坐牢2年的成本还高!也就是说,那所谓最优的左上方的格子里的收益数字完全错了!它只计算两个囚徒互相“勾结”一致对外不招供的收益,却不计算要达成这“勾结”的成本!如果向看守他们的警察支付的贿赂折成坐牢的时间来计算,从而可以把这“勾结”的成本也加进去,左上方的格子的收益数字一定高于-24!否则这两个囚徒早就会选择了贿赂警察以达成“勾结”这个才真正是最优的解(均衡)。

 

几乎是在这讲义一开始的时候我就已经指出过——后面也反复地多次指出——,传统的教科书经济学中存在着大量错误,往往都是因为看漏了交易费用这个重要的局限条件。博弈论虽然是二战之后才出现的“新理论”,但它犯的是如出一辙的“旧错误”——那就是不管交易费用的局限,天真地凭想象坐在书房里假设真实世界中人的行为!什么个体理性会导致集体非理性,哪里有什么非理性的行为?违背自私(理性)假设的结论一定是错的!想都不用多想。要多想的只是:那些天真的书呆子们又看漏了什么成本,以至于他们又在那里欢呼发现新大陆那样声称找到了一种貌似非理性的行为?

 

其实,在现实之中,这“囚徒困境”中的任何一个格子都有可能是均衡!——只要你能想象出合适的局限条件。例如右上方或左下方的格子,乍一看起来不可能是均衡,但如果这两个囚徒一人是黑社会老大,另一人是他的“马仔”(粤语俗话,指黑社会老大的手下),在沟通“勾结”的交易费用足够低时,他们自然会采取所谓“弃卒保帅”的策略,选择这两个格子之一,使那黑社会老大获得免罪释放,而“马仔”则替他顶罪坐牢。当然,有熟知博弈论的人会争辩说:你这样子已经是修改了博弈规则,适用的是另一个博弈,不再是“囚徒困境”了。但局限不同就通过修改博弈规则来造一个新的博弈作解释,天下的局限千变万化,岂不是博弈的数量也成千上万?这岂不就成了特殊理论了吗?还有博弈论者继续死心不息地争辩,说什么“纳什均衡”就是那一般化的理论。拜托!那是相当于“边际相等”那样的分析工具而已,是用来导出合乎自私假设的结论的逻辑手段,顶多只能算是条数学定理——纳什确实就是个数学家,他虽然精神有问题但都还不至于疯到会认为自己是个经济学家呢!尽管诺贝尔经济学奖倒是不介意又犯一次晕颁了给他——,哪里算得上是什么经济学理论呢?难道前一讲我是用MRMC来解释觅价的市场结构下有着不同的定价行为的吗?

 

接下来让我针对那些所谓可以用“囚徒困境”来解释的现象作更具体的逐一批驳。美苏军备扩张的现象没什么可多说的,现实中美苏两国一直有举行谈判谋求削减双方的核武器数量,只是成效当然很不能令人满意而已。“合作”的交易费用之高,可见一斑。如果有一个可以凌驾于两国之上的超级权力(世界政府?上帝?),从而使谈判的交易费用大幅度地下降,那所谓对大家都好的、一齐不制造核武器的情况一定会被选择。一个很简单的事实是:一国之内的各个地方政府就是绝对不被允许自设军队的!这固然是因为国防有所谓共用品的性质、由中央政府来统一提供成本最低,也是因为有凌驾于各地方政府之上的中央政府的超级权力存在,各地方政府都不要搞军备那是共识,连谈判的功夫也省了,含义着“合作”的交易费用基本上是跌为零!(然而中央政府积弱之时,例如中国近代时的军阀割据时期,各个地方政府照样养一支自己的军队的现象就很普遍了。这也反证了有否足以凌驾于所谓的博弈参与者之上的超级权力来降低“合作”的交易费用才是解释有关现象的关键。)

 

然后是关于“卡特尔”的解释,其实前面已经分析得很清楚,关键并不在于什么欺骗的动力,而在于仅凭一纸卡特尔协议并不能真的构建起进入门槛。更重要的是,存在着欺骗的动力,无非是指人是自私的,然而直接用这基本假设来解释现象那是套套逻辑!表面上什么都解释了,其实什么都没解释。而卡特尔协议能否建立起进入门槛,却是可以观察得到的客观事实,先不论这解释是否正确,至少它是个可以验证的解释,因此是真正的解释!事实上,博弈论的问题就在这里:它只是用一些花样翻新的术语或故事来重复自私的假设,表面上看起来很有趣,很巧妙,很有解释力,其实都是套套逻辑而已。另外,从前面对“囚徒困境”的博弈本身的分析可见,它更严重的错误在于它毫不关心现象背后的那些关键的局限条件是什么,只是凭想象来假设局限条件,再想象其变化,由此不断地变换博弈的类型,在这方面犯的则是特殊理论的错误——正如刚才对“菜单成本”的批判所揭示出来的问题那样。

 

最后是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卖广告的那个事例,用“囚徒困境”来解释更是错得离谱!可口可乐仅仅是为了针对百事可乐才那样大卖广告的吗?用这个博弈来解释这种现象的人,显然是又犯了“双头垄断”就是市场里只有两个生产者这种以生产者数量来界定有关概念的大错。如果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都不卖广告,它们的市场份额一定不会跟它们都卖广告一样,而是两者都大跌!因为姑且不论市场内其实还存在着其它有相当替代性的饮料公司,即使没有,市场外还有无数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哩!如果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都不卖广告而变成藉藉无名之辈,没有了品牌所构建起来的进入门槛,市场外的竞争者会大量涌进,迅速将市场瓜分殆尽。用“囚徒困境”来解释可口可乐卖广告的行为的经济学家,又是一群完全不明世事、只会毫无现实根据地胡思乱想的书呆子。他们以为可口可乐卖广告仅仅是为了针对它的老对手百事可乐,而不是更重要的是为了构建起进入门槛、阻止为数都不知道是多少的场外竞争者进来跟它抢夺市场份额。

 

通过上述对“博弈论”的剖析,希望大家能更进一步地深刻体会到,什么才叫经济解释,什么才算是经济学理论——而不是像传统教科书中的生产函数那样其实是个工程学理论,而这里的“纳什均衡”更准确地说只是个数学定理而已!

 

上一讲课后作业讲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841af70102dv9l.html

 

上一讲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841af70102dv7g.html 

 

(说明:

 

1、这系列文章是本博客管理员(不是张五常教授!)根据给本科一年级的经济学专业学生讲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授课内容而整理出来的讲义。使用的主干教材是张五常教授的老师赫舒拉发所编写的《价格理论及其应用》,并在授课过程中将张五常教授的旧版《经济解释》三卷本有机地结合进来,是本博客管理员在实际的经济学教学之中探索将张五常经济学透过主流教科书传授给经济学学生的成果。

 

2、本系列不定期更新,甚至可能写着写着会因兴趣缺缺而中止,本博客管理员对此不作任何担保!

 

3、如有愚蠢无知、明显缺乏科学逻辑的评论,一律不予回答,只作删除处理。另外,不看完这个系列最新更新之前的以往所有文章就急于提问,提问内容其实早在前面的文章中给出了回答的,也是一删了之!)

话题:



0

推荐

张五常

张五常

396篇文章 12天前更新

香港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