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按:本系列文章的作者是本博客管理员(不是张五常教授)!

 

第十八讲 市场结构-觅价(中)

 

上一讲,我从垄断(觅价)的市场结构的成因出发,指出“反垄断法”的糊涂与逻辑混乱,该反的“行政垄断”不反,却去反私人致力于以研发创新、创建品牌的方式来构筑进入门槛,争取垄断租值,从而也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的行为,后果只会是蚕食了一国的创新能力、名牌宝号等无形资产所带来的租值(也就是财富),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愚蠢之至之举。

 

然而,经济学家反对垄断,还是基于一些貌似有理的实证分析的。但我还是要补充一句:其实在斯蒂格勒之前,传统经济学并不怎么仇视垄断,是他那本《价格理论》的教科书大篇幅地着重于分析垄断之害,以此为肇始,经济学才变得一提垄断就是口诛笔伐。

 

教科书反对垄断,是认为垄断会带来一个所谓的“死角损失”(deadweight loss),是一种效率损失。这本教材的205的图8-5对此有典型的分析。大家看到这图里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含义着市场结构是觅价(垄断),生产者可以通过减少产量从而使得价格沿着需求曲线上升。如果垄断者(生产者)对出售的所有产品收取单一价格,则他的平均收入(AR)曲线也会是与需求曲线重合的。这一点在第十六讲里已经解释过了。垄断者的边际收入(MR)曲线则不再与需求曲线重合,而是位于其下方,这是因为垄断者如果增加生产,只要对所有产品收取的是单一价格,增加生产所带来的市场供给增加会导致价格下降——是所有产品的价格都下降,不是多生产出来的那一单位产品的价格下降——,于是垄断者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入增加(即MR)是低于价格(即AR)的。

 

至于边际成本(MC),则是图中画的那条向左上方倾斜的曲线,也就是只取了位于“边际成本递增”阶段的那一部分,当然其实也可以把开头递减的部分也画出来,对分析的结果是毫无影响的,因为生产者反正不可能选择在递减的部分停止生产。这MC曲线同时也是垄断者的供给曲线,只要是高于平均直接成本的部分。这一点也在第十六讲里解释过了。假设现在是所谓完全垄断的情况,即市场里只有一个生产者,则这条垄断者的供给曲线就是整个市场的供给曲线。

 

同样是根据第十六讲就已经解释过的内容,任何生产者(无论他面临的市场结构是受价还是觅价)的最优选择或均衡条件是MRMC,也就是这图中的H点。H点决定的是最优产量Qm,在这样的产量(供给量)下,市场上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决定的,也就是这一产量水平所对应的需求曲线的点是位于H的垂直上方的F点,它所对应的价格是Pm

 

传统或教科书经济学认为垄断是坏的,是因为他们拿垄断者的最优选择(QmPm),跟所谓自由竞争(受价)的市场结构下的生产者的最优选择(QcPc)——因为这就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与MC曲线重合)的交点E的坐标——进行比较。直观地看,垄断或觅价者的均衡点跟受价者的均衡点相比,产量较低、价格较高,对消费者确实不利。但传统或教科书经济学的分析要复杂深入得多,它是使用大家在第十六讲学过的消费者盈余和生产者盈余的分析工具来作更为全面的分析的——经济学家会显得很公正客观地说:垄断对消费者不利,但对生产者有利,而整个社会是既由消费者、又由生产者构成的,其中一方不利,另一方有利,并不能直观地得出对社会整体而言是有利还是不利的结论,必须同时考虑各方利益的变化,才能得出客观而准确的结论。正好,消费者盈余可以用来量度消费者从交易中获得的利益(福利),生产者盈余可以用来量度生产者从交易中获得的利益,将二者进行比较,就能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垄断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影响。

 

那么大家这就运用第十六讲中学过的消费者盈余与生产者盈余的工具来分析一下吧。先看消费者盈余的变化。自由竞争或受价的市场结构下,消费者支付的价格是Pc,需求曲线与这价格水平及纵轴围成的三角形(消费者盈余)是APcE。而在垄断或觅价的市场结构下,消费者支付的价格是Pm,需求曲线与这价格水平及纵轴围成的三角形是APmF。显然,消费者盈余减少了,是减少了PmFPcE这个梯形的面积。再看生产者盈余的变化。自由竞争或受价的市场结构下,生产者获得的价格是Pc,供给曲线(MC曲线)与这价格水平及纵轴围成的曲边三角形(生产者盈余)是PcEB——严格来说,生产者盈余是一个曲边梯形,其下边是平均直接成本的最低点所对应的价格水平,因为平均直接成本之下的MC曲线不再是供给曲线。但这个差别对生产者盈余变动的分析没有影响,所以可以不予理会。而在垄断或觅价的市场结构下,生产者得到的价格是Pm,供给曲线与这价格水平及纵轴围成的曲边梯形是PmFHB——严格来说,应该是个曲边五边形。将之与受价时的生产者盈余相比,多了一个矩形PmFGPc,但少了一个曲边三角形GEH。生产者盈余是增加还是减少,取决于是多了的矩形的面积大,还是少了的曲边三角形的面积大。无需作具体计算,只要根据“人是自私的”基本假设就能知道,生产者盈余一定是增加了的,否则生产者不会选择觅价下的Pm高价,而会是乖乖地选择受价下的Pc低价。

 

综合上述对消费者盈余与生产者盈余的分析可知,生产者盈余中多了的那个矩形PmFHB其实是消费者盈余中少了的梯形PmFPcE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消费者盈余少了的那部分其实没有丢失,而是转移到生产者那里,增加了他的生产者盈余,显然这是因为价格上升而使得生产者的收入增加了。这种转移虽然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不利的,但对于生产者来说是有利的,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并没有发生任何损失,不能算是坏事。但消费者盈余减少的梯形还有一个三角形FGE没有转移为生产者盈余;而生产者盈余增加的部分来自于消费者,可减少的部分(曲边三角形GEH)也不没有转移给任何其他人。这两个三角形加起来的曲边三角形FEH就构成了经济学家所批判于垄断的“死角损失”,因为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它是白白的失去了,没有任何人能获得。

 

让我换一个角度来讲解这同一个观点。大家也许已经注意到,经济学中任何均衡的达成,都要求边际相等。例如消费者均衡,要求的是不同物品的边际替代率与它们的相对价格——价格其实就是消费者购买物品的边际成本——相等,从单一物品的角度来看则要求是需求曲线(反映该物品给他带来的边际使用价值或边际用值)与价格水平(反映他购买该物品的边际成本)的交点;又如生产者均衡,要求的是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相等。以上都是光是消费者或生产者的角度来看问题。如果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则要求消费者均衡与生产者均衡是一样的,因为这时消费者也达到最优,生产者也达到最优,所有人都达到最优,整个社会自然就是处于最优状态之中了。因此,整个社会要达到最优,要求的是消费者的边际用值与生产者的边际成本相等——物品被生产出来然后被消费掉,对社会来说,其价值(收入)就是消费享受(消费者获得的使用价值),其成本就是生产成本。显然,受价的市场结构下,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是均衡点,需求曲线所代表的边际用值自然而然就等于边际成本曲线(供给曲线)所代表的边际成本,社会一定是处于最优状态的。但在垄断的市场结构下,均衡时边际用值位于F点,边际成本位于H点,前者高于后者,社会并没有处于最优状态。原因是社会的消费量(产量)太低,通过增加消费(生产),边际用值(边际效用)递减定律发挥作用会使得边际用值下降,而边际成本递增定律发挥作用也会使得边际成本上升,使二者最终相等(从图上看就是E点),这时整个社会才处于最优之中。

 

这就是传统或教科书经济学对垄断的批判:消费者均衡与生产者均衡不是同一个均衡,导致整个社会没有达到最优,出现了曲边三角形FEH的死角损失。

 

乍一看起来,这批判言之成理,垄断果然是罪大恶极!然而,只要潜心细想,就会发现这分析里有一个重大的逻辑上的矛盾:均衡,怎么会不是最优呢?第七讲已经讲解过,所谓求均衡与求最优是同一回事,只是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而已——最优是从个体或微观的角度来看,均衡是从整体或宏观的角度来看。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的话,消费者一定已经处于最优;生产者处于均衡状态的话,生产者也一定已经处于最优。说二者的均衡不是同一个均衡,但明明局限条件都一样,怎么会不是同一个均衡呢?不同的均衡只会因局限条件不同才能出现的呀?在指定的局限条件之下,消费者与生产者都已达到最优,整个社会又怎么可能没达到最优呢?

 

出现这样的逻辑悖谬,一定是有关的分析隐含了严重的错误,因为关于均衡与最优的关系是更为基层的理论,它在其它分析中已经一再地被证明为正确,基本上不可能是建立在这些基层理论之上的分析倒过来推翻了它。由此,大家也许能更好地理解我在第七讲时提出的观点:均衡作为一个思维工具,能协助我们去判断某个理论或解释是否正确,在这方面它的确是非常有用的!

 

然而,借助均衡与最优的概念,大家虽然已经看出传统或教科书对垄断的批判是错的,但错误具体是出在哪里呢?最有可能发生的错误是,教科书所分析出来的均衡,根本就不是均衡!准确地说,不是正确地描述了现实情况的均衡,成本与收入、供给与需求等利害关系并非如那张几何图所描述的那么简单。

 

大家不妨切换到消费者盈余与生产者盈余的角度来作更具体深入的思考:既然存在着没有人获得的利益(盈余),为什么自私的人不想办法去把它捡回来呢?有利可图而不图,这可是违反了自私假设的呀!显然,如果垄断者增加生产,将产量增加到Qc,并将QmQc这一部分增加的产量适当地降价,以吸引消费者购买,那个FEH的死角损失是完全可以捡回来的(FGE的部分归消费者获得,GEH的部分归生产者获得)。

 

传统或教科书经济学家会争辩说:“垄断者不会这样做的!因为他增产就会影响到之前生产的所有产品都要跟着降价,于是他虽然多得了GEH的收入,但之前的产品降价会导致他在之前的产品上损失了PmFGPc的收入,而前者是少于后者的,垄断者是得不偿失的!”

 

然而我要说:“你这么想,那是你脑筋僵化了不会转弯!垄断者为什么一定只能对所有产品收取单一价格,而不是想些巧妙的办法让前面的产品无需降价,后面的产品才降价以便把GEH的三角取回来?”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垄断者不但脑筋很会转弯,而且不会使用我说的这种“笨方法”——说“笨”是因为这种方法很麻烦,也就是交易费用很高。我先说这种笨方法是因为虽然它在现实中由于交易费用太高而难以操作,但在理论上却是最直观的,能最容易地让你们看到传统的分析是更笨的思路!

 

传统或教科书经济学家脑筋僵化不会转弯,想得那么笨,是因为他们总是躲在象牙塔那样的办公室里想象外面是一个简单的世界,那里的生产者都是像他们那样一根筋地想问题的笨蛋!真实世界里的生产者要真是那么笨,早就会被市场竞争淘汰出局了!其实只要到现实的市场去逛几圈,看看这真实世界中存在着千变万化的不同的定价方式,生产者绝不会是像教科书里说的那样对所有同类产品厘定唯一的一个价格,不需要有很高智商的人都能明白,那个永远是均衡、也就永远是最优的真实世界根本不是经济学家所想象的那样需要他们去批判的。面对真实世界,经济学家要做的是谦虚地求教:为什么这样是均衡、是最优?——而不是趾高气扬、自以为是地指手划脚:你没有达到最优,你做错了!

 

只要抛开一种产品只能厘定一个价格的框框,其实存在着多种办法可以消除FEH这个所谓的死角损失,甚至能让垄断者获得超过GEH这丢失了的生产者盈余的收入——所以现实中的垄断者可是最积极地想方设法消除死角损失的人!再加上垄断者是掌握着制定价格的大权的人,因此他较之消费者能更方便(也就是交易费用较低)地消除那死角损失。

 

第一种方法是垄断者可沿着需求曲线定价,即每一单位的产品都收取不同的价格——刚好把价格定在消费者愿意为该单位产品支付的最高价格,这时MR曲线与需求曲线完全重合,因此MRMC的均衡条件成立时,最优产量与受价的市场结构之下的Qc完全一样!事实上,除了这时交易所带来的所有好处(图上曲边三角AEB的面积,严格来说应该是一个曲边矩形)全部归生产者所有之外,其余一切与受价时的均衡状态毫无区别,没有所谓的死角损失可言。由于这时交易的利益全部成了生产者盈余,消费者盈余下降为零,因此这种定价方式可称为“完全榨取消费者盈余”。这种定价方式在教科书上都被错误地称为“完全的价格分歧”(perfect price discrimination,大陆的教材通常更错误地将price discrimination译为“价格歧视”,这是因为它们把习惯译作“种族歧视”的racial discrimination直接地生搬硬套过来,使这翻译蒙上了一层不客观的感情色彩),实际上价格分歧的关键是对不同人收取不同价格,而不是对不同数量的产品收取不同价格。即使垄断者对不同数量的产品收取不同价格,但只要所有人面对的都是同样的标准,那就并不是价格分歧,而只是榨取消费者盈余。

 

消费者会接受这种定价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每一单位产品的价格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是他愿意接受的最高价格,既然那是他愿意接受的,他当然是会接受啦!——这是套套逻辑!你们之中会有人说,但这种“完全榨取消费者盈余”的定价方式与受价相比,消费者处于很不利的地位啊,因为消费者盈余完全被榨取掉了,全成了生产者盈余,这不是很不公平吗?第五讲的时候我已经强调过经济学不是伦理道德,不管“公平不公平”这种难以有客观科学的标准来量度的东西,它只管“有没有效率”——如果存在着上述那种白白失去、没有人能获得的所谓死角损失的浪费,就叫做“没效率”或“效率损失”。既然完全榨取消费者盈余与受价虽然定价方式非常不同,但两者都没有死角损失,那就是同样的有效率!更何况消费者是自愿接受的,垄断者又没拿枪逼着他非买不可,他觉得不公平就心里不爽的话那就别买呗!垄断者虽说掌握着定价的权力,但消费者手里拿着钞票要不要投出去、往哪里投,那才是最大的权力!——是决定生产者能否在无处不在、无时或停的竞争中存活下来的生杀大权!

 

然而,大家会观察到现实中极少使用这种完全榨取消费者盈余的定价方式,因为……太麻烦了嘛!你试想一下,如果一家商店设个拍卖场,对每一单位商品都逐一以拍卖的方式找出消费者对该单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然后以该价格出售,这该是多么的费时失事啊!麻烦、费时失事……这些日常用语换成标准的经济学术语来表达是什么?对了,是交易费用!生产者想要榨取消费者盈余以获得更高收入,但这行为本身是会带来交易费用的增加的。尤其是要完全地榨取的话,交易费用更是会急升!——事实上,是一切追求完美(perfect)的 行为都一定会面对生产成本或交易费用或二者的合并急升的局限,这也是一条大家可以从经济学中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如果出售的商品本身价格就不高,专门为此搞个拍卖,而组织拍卖当然是要花费成本(交易费用)的,那就完全有可能会出现拍卖所花费的成本比由此而榨取回来的消费者盈余还更高!用一句粤语俗话来形容,这叫做“妹仔大过主人婆”(意为丫环比小姐、夫人这些主子的架子还大)。这样得不偿失之事,生产者自然是不会去做的。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会采用拍卖的方式来出售的,都是一些数量极少、价格极高的东西,例如古董、艺术品、土地。为了这些价格动辄上百万、千万、甚至上亿、十亿的商品而组织一场花费上千、甚至上万的拍卖会,作为“妹仔”的交易费用才不至于喧宾夺主,反倒比作为“主人婆”的价格、盈余还要高。

 

现实中大家更多看到的是“不完全榨取消费者盈余”的定价方式,即所谓的“分批定价”。翻到书上的214页,看图8-10,那里就是垄断者以分四批定价的方式来不完全地榨取消费盈余。(注意:教材里又是错误地把这种定价方式称为“不完全的价格分歧”,但除非是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分批定价标准,否则只是根据数量的不同来确定不同价格的话,就不能称为价格分歧,只能算是榨取消费者盈余。)如果消费者购买的数量较少(如q1),就要支付较高的价格(P1),购买的数量超过q1,但少于q1+q2时,q1的部分仍然收取较高的P1,但多于q1的部分收取较低的P2。购买数量超过q1+q2,进入q3的部分时,超出的部分收取更低的P3。如此类推,购买量超过q1+q2+q3,进入q4部分时,超出的部分收取最低的P4。大家会注意到,这种定价方式其实类似于我在前面提过的取回GEH这部分死角损失的办法——之前的产量不降价,后面多生产出来的产量才降价吸引消费者购买。只要最后一批的产量是以等于受价时的均衡价格出售——即图8-10中的MC曲线或供给曲线画出来的话,是在(q*P*)的点上与需求曲线相交的——,这种“分批定价”的方式也不会存在任何死角损失,因为它只是上述沿着需求曲线定价的“完全榨取消费者盈余”的粗略版本——沿着需求曲线定价是把每一批的数量定为最少的一个单位产品,即q1=q2=q3=……=qn=1;反过来说也就是把批数增加到最多,因此其实只是“分批定价”的最细致版本。图8-10里的多个阴影三角可不是什么死角损失,而是没有被生产者榨取的消费者盈余,是归消费者获得的。正因为消费者盈余仍有那些阴影三角的部分没有被生产者完全地榨取,所以这种定价方式称为“不完全榨取消费者盈余”。

 

关于“不完全榨取消费者盈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由于垄断者只需为产品分几个批次,对每一批次进行不同的定价,交易费用的上升显然低于需要对每一单位商品都订不同价格时的“完全榨取消费者盈余”。但相对于对所有产品简单地订一个价格的情况,它的交易费用毕竟又比较高。然而,从获取收入这一方面来看,“分批定价”所榨取的消费者盈余肯定比沿着需求曲线定价的“完全榨取消费者盈余”的方式要少,却又比只订一个价格的情况高。因此,垄断者是在增加批次、从而增加定价的数量而增加了交易费用,以及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对消费者盈余的榨取这成本与收益之间进行着衡量,寻求一个对他来说最有利的批次。可想而知,均衡的情况会出现在增加一个批次的定价所带来的榨取消费者盈余的增加(增加批次的边际收入)等于有关的交易费用的增加(增加批次的边际成本)的时候。

 

第二,在现实世界中,“不完全榨取消费者盈余”的定价行为往往会与“量大打折”的情况相混淆,不容易区分开来。购买的数量多会打个折头,批发价一般都比零售价要优惠,这不是榨取消费者盈余,而是因为量大时生产者的平均直接成本会下降(就是第十六讲里说过的内部规模经济)。举例来说,超市里2升的瓶装食油的价格比1升的高,但平均算一下你会发现前者每升的价格是低于后者的。这不一定是“不完全榨取消费者盈余”,而更可能是2升的油瓶虽然比1升的油瓶大一些,耗费的材料成本多一些,但成本上升的幅度通常到不了一倍,也就是2升的瓶装食油的平均的包装材料成本是比1升要低的,生产者在竞争的压力下会把这成本较低的利益以降价的方式至少是部分地让利给消费者。区分“不完全榨取消费者盈余”与内部规模经济带来的“量大打折”,有两个关键要点:其一,前者的不同量的成本一样,不同量订不同价不是由于成本有差异,而后者则不同量有不同的成本。其二,前者增加产量时,不同量的价格呈阶梯下降,不会是所有量按最后量的最低价来收取;后者则是一打折就前前后后所有量一起折价,不会收取不同价格。

 

第三,现实中有些产品的定价不是阶梯下降,反而是阶梯上升,例如阶梯式收费的水价、电价等。这类现象的解释与这里说的榨取消费者盈余完全不同,那对它们的正确解释是什么?这就是本讲的课后作业,大家自行思考。

 

由上述的分析可知,榨取消费者盈余,不管是完全还是不完全,只要最后一单位的产品收取的价格(最低价格)等于受价时的均衡价格,垄断者的MR曲线与需求曲线依然是重合的,因此MRMC的均衡点一定出现在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MC曲线)相交之处,也就是边际用值与边际成本是相等的,社会达到最优,没有所谓的死角损失!——关于不完全榨取消费者盈余时的MR曲线,那是一条不断给折断的、不连续的曲线,大家可以根据214页的图8-10想象,在每一个批次内,MR曲线类似于205页中的图8-5里的MR曲线,位于需求曲线的下方,但在每一个批次的结尾、下一个批次的开头,MR曲线又跳回到需求曲线上,因此在最后一个批次的结尾,MR曲线仍然与需求曲线重合,因此它与MC曲线的交点必定同时也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

 

然而,要消除死角损失,榨取消费者盈余可不是垄断者唯一的“锦囊妙计”!以下就让我逐一介绍这些妙到巅毫、坐困象牙塔内不知世事的经济学家作梦都想象不到的巧计吧。

 

榨取消费者盈余是一招,还有一招叫“收取会员费”。大家翻回到205页的图8-5。垄断者可能会觉得将产品分批定价还是太麻烦,索性还是只收一个统一的价格,但要消费者在入场消费之前先付一笔会员费,这会员费的大小就等于那所谓的死角损失FEH!这样一来,也不存在什么死角损失了,因为它已经以会员费的形式被垄断者给“捡”回来了!通常,垄断者会对成为会员的消费者收取低于非会员的价格,这一方面是吸引消费者成为会员,好让垄断者能以会费取回那死角损失;另一方面则是鼓励消费者增加需求量,这也有利于那死角损失FEH的面积变小。国外很多以会员制形式来供应消费品的俱乐部,还有迪士尼乐园要先收一个门票、进去后各项游乐设施分别收费……这些都是垄断者以会员费形式收回死角损失。“收取会员费”的定价方式比只订一个价格要多做一重厘订会员费的功夫,还要对会员资格进行记录与管理,这些含义着较高的交易费用。然而,只要通过“收取会员费”的定价方式收回死角损失所带来的收入增加高于这些额外的交易费用,垄断者没有理由不采用。

 

第三招叫“全部或零”(all-or-nothing),顾名思义就是垄断者虽然对同一种产品的所有数量只订一个价,但他同时规定了消费者必须购买的数量,否则就不允许他买——要不就全部买下,要不就一个都不给买!“全部或零”的定价方式怎么能消除死角损失呢?大家看下面的图,那是我根据张五常在旧版《经济解释》卷二第七章第一节的245页的表格,抽取其中的边际用值(普通的需求曲线D)、边际成本(MC曲线)、全部或零时的价格(6.56.25两种)这五项数字,利用Excel表格而制作出来的几何图。由于这里的MC出于简单起见而假设为不变的5元,因此MC曲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图中三条直线中位置最低的那条),那所谓的死角损失是三角形fhe。垄断者选择“全部或零”的方式定价时,价格定为与垄断者收取单一价格时一样的6.5元(AoE6.5的价格水平线,图中用长虚线标示的、位置最高的水平线,与纵轴的交点是Pm),但要求消费者的购买量必须是相当于受价的市场结构下的均衡数量7个(苹果)。

经济学讲义-第十八讲:市场结构-觅价(中)(作者:本博客管理员)

由图可见,fe’efhe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因此前一个三角形所代表的生产者盈余——注意:这个三角形只是生产者盈余的一部分,完整的生产者盈余是Pme’ePc这个矩形,即张五常在旧版《经济解释》卷二的第七章第一节中称之为“租值”的东西——完全弥补了死角损失fhe,也就是没有死角损失!这fe’e是怎么来的呢?大家仔细看图就会明白,这个三角形又与aPmf的三角形是全等的,也就是说,这生产者盈余是通过完全地榨取后者所代表的消费者盈余——这是垄断者收取单一价格且不限量时消费者获得的盈余——而获得的。也就是说,这“全部或零”的效果与沿着需求曲线定价的方式完全一样,通过完全榨取消费者盈余来消除死角损失。

 

张五常认为,“全部或零”的定价方式跟收取单一价格且不限量都是要订一个价,不会增加额外的交易费用。但是,“全部或零”除了定价之外还要定量(限量),因此总的来说这种定价方式依然会比收取单一价格且不限量要高。然而,由于“全部或零”的定价方式能榨取到消费者盈余,也就是垄断者获得的收入高于收取单一价格且不限量之时,也就没有理由不采用。

 

另外,“全部或零”价格如果定在低于收取单一价格时的6.5元之下会发生什么事情呢?那就是图中用短虚线标示的、位置居中的水平线的AoN6.25,即假设“全部或零”价格是6.25元。由图可见,当“全部或零”价格是6.25元时,若要把消费者盈余全部榨取到手,数量(购买量或产量)必须到达8个(苹果)——因为需求曲线与AoN6.25的交点在数量为4.5所对应的地方。但这样的数量与受价时的最优数量Qc7相比是太多了,出现了另一个死角损失(在78之间、由MC曲线与需求曲线围成的那个小小的三角形)。这个死角损失的出现与垄断单一价格(不限量)的最优数量Qm=4所造成fhe的死角损失的成因刚好相反,前者是因为产量太大导致消费者的边际用值低于生产者的边际成本,后者则是因为产量太少导致消费者的边际用值高于生产者的边际成本。这时如果也要达到没有死角损失的状态,则要把“全部或零”的数量限制在6个(苹果),因为这时67之间、由MC曲线与需求曲线围成的那个小小的三角形与前面所说的产量太大导致的死角损失的三角形是全等的。而这个小三角形显然完全可以用4.56之间、由AoN6.25与需求曲线围成的三角形所代表的生产者盈余来弥补还有余。当然,这三角形所代表的生产者盈余是通过榨取了部分14.5之间、AoN6.25与需求曲线围成的三角形所代表的消费者盈余而获得的。显然,这时消费者盈余没有被完全榨取,也属于“不完全榨取消费者盈余”的情况。不过垄断者是不管站在社会的角度来看有没有浪费,他只管自己的租值达到最大,因此他应该会选择有死角损失的8、而不是没有死角损失的6为“全部或零”的限量——前者的租值是18之间AoN6.25MC曲线围成的矩形,后者是16之间AoN6.25MC曲线围成的矩形,显然前者的租值更高。但是,这个较高的租值还是比不上把“全部或零”价格定为6.5元且限量为7的情况,所以如果垄断者能掌握到充分的信息,他不会选择把“全部或零”价格6.25元且限量为8。只是在现实中,由于存在着信息费用(交易费用的一种),垄断者可能会“错误”地选择了后一种租值较低的定价与限量,但交易费用是一种局限,因存在局限而收入下降并不是无效率。而且,竞争会确保那些“错误的选择”被淘汰出局,一段时间之后垄断者会观察到市场上不接受他的这种定价(表现为销量不佳、收入下降),从而获得更充分信息而把定价与限量调整到合适的水平。但不管怎么样,“全部或零”的定价方式都比收取单一价格且不限量带来更高的租值(因为至少能部分地榨取消费者盈余),垄断者没有理由不采用。

 

以上是从理论上说明“全部或零”的定价方式,但更重要的是现实中要真的存在着这种行为才有意义,否则解释不存在的事情是最愚蠢的!现实的市场之中同一种产品常有不同的包装可供选择。例如买瓶装水,你可以一支一支地买,也可以整箱24支地买。整箱买的价格(平均到每支水的价格)是比较便宜的,这是因为“全部或零”的定价方式减少了死角损失,垄断者在竞争的压力下把部分的利益以减价的形式让利给消费者。当然,前面说过的“量大打折”也有类似的效果,因此现实之中二者的影响往往混杂在一起,不容易区分。但不管怎么说,现实之中大量产品是包装着出售,而不是散卖,证明了定价方式并不是教科书上批判的那种存在着死角损失的单一定价不限量的方式。

 

说到这里,有人会指出:现实之中或多或少毕竟还是存在着散买的顾客,这种现象又该如何解释?这时是否就存在着死角损失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从上述对多种定价方式的介绍可知,这些定价方式都比单一定价不限量有更高的交易费用,只是它们通过完全或不完全地榨取消费者盈余而收回死角损失,从而获得更高的生产者盈余(租值),弥补了额外产生的交易费用有余。但如果垄断者的觅价范围本来就不大,垄断租值不多,死角损失也就相应地很小,为了收回那一点点死角损失而采取交易费用较高的其它定价方式很有可能是得不偿失之举。在这种情况之下,采用定价方式最简单、交易费用最低的单一定价不限量就是最优选择。但这时那所谓的死角损失并非是白白的浪费、无谓的效率损失,而是为了避免采用交易费用较高的定价方式所付出的代价。

 

例如,一个人口渴起来而跑进一家商店去买水,商家要精确地获取关于这不速之客的需求曲线的信息、从而定出一个可最大限度地榨取其消费者盈余的价格与数量的组合,交易费用太高了!而且付了这交易费用,以后也不见得能继续有回报(因为这个人不见得再会在口渴的时候刚好就经过这家商店),商家索性就由得他想买多少支水就买多少支水,向他出售的价格会是比较高的单一垄断价格。但住在这家商店附近、经常来买水的熟客或常客,他们重复光顾的频率高,商家自然有动力获取关于他们的需求曲线的信息,为其量身订造不同的包装与价格,甚至向其发放会员卡、制定会员价,不时还搞点促销的花样……

 

要注意的是,这里用交易费用解释现实中存在着单一定价不限量的现象,与教科书那个死角损失的分析有本质上的区别——虽然几何图画出来是一样的,这再次证明了数学形式一样的分析,有还是没有经济含义,其正误可以是判若云泥!教科书里的死角损失是白白的浪费,居然有利可图而没有人去想办法把它图回来,与人是自私的基本假设有严重的冲突,根本不可能是合乎现实的均衡。但是用交易费用来解释单一定价不限量的现象,那本来代表死角损失的部分反映的是采用其它定价方式要额外支付的交易费用,均衡时也是其它选择的收入增加量,因此是单一定价不限量这种定价方式的机会成本。

 

(按:张五常教授在新版《经济解释》的卷三——未出版,现正于报章、博客上连载——中新提出了垄断者还有两种消除死角损失的招数,其一是提供多种产品,其二是生产挤迫。有关内容比较复杂,不适宜在这入门级的讲义中介绍,以后有机会写中级、高级讲义时再讲解。这里只是简单地作个提示:前一种方式实际上相当于同一种产品沿着需求曲线对不同数量定不同价格的方式,只是改为不同种类产品各定不同价格。只要有一种产品的价格符合受价时的Pc就能达到消除书上205页的图8-5中上方的死角损失FGE的效果。如果有与产量一样多的种类的产品,全部收取不同价格,则可“完全榨取消费者盈余”;如果种类没那么多,则相当于“分批定价”,只是部分地“不完全榨取消费盈余”。后一种方式则相当于沿着MC曲线增产,同时使得MR曲线向上移动到与需求曲线重合,从而达到消除下方的死角损失GEH的效果。这两种方法合并使用,就能完全地消除整个死角损失FEH。自然,这两种方法肯定比单一定价不限量有更高的交易费用,但只要收回的死角损失所带来的收入增加高于额外的交易费用,这样做就是值得的。)

 

(再按:觅价的内容太多了,我发现这篇只算“中篇”,还要再加一个“下篇”,希望不至于还要写“之四”吧~~应该不会的。)

 

本讲课后作业:

 

作业一:中国移动的手机资费以前有三个泾渭分明的子品牌:神州行(除来电显示费6元外不设月租,打多少算多少,但每分钟话费最高)、动感地带(有月租,但月租费最低,有包月时长,可包话费与较多的短信,平均算下来每分钟的话费最低)、全球通(有月租,月租费最高,无包月时长,每分钟话费居中)。一般认为,神州行是面向偶尔使用手机的人士,动感地带面向学生,全球通面向商务人士。根据本讲的内容分析中国移动这三个子品牌的定价方式。(按:这里对三个子品牌的资费标准的介绍是凭我自己对当年的记忆来写下,应该有不少疏漏,知情者请补充完整。分析时可加入价格分歧的影响。)

 

作业二:现实中有些产品的定价不是阶梯下降,反而是阶梯上升,例如阶梯式收费的水价、电价等。这类现象的解释与这里说的榨取消费者盈余完全不同,那对它们的正确解释是什么?

 

 

上一讲作业讲评及回答选登:


作业讲评:上一讲的作业要能正确地类比企业的产品市场与政府的政权市场才回答得出来。一个政府就相当于是一个生产者,提供的产品是公共服务(注意:这公共服务也包括管治在内,这正如张五常教授以前说的,拉纤的监工其实是工人雇佣回来鞭打他们之中出工不出力的偷懒者一样),它的权力(收入)来源于人民(消费者)——即使是在古代的独裁政体之下,也有“得人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认识。如果同一个地方有多个同一级别的政府,会产生政出多门的问题,导致提供公共服务的交易费用急升。这不一定是因为一个政府比另一个政府提供的服务更好,而仅仅是因为一个就是比两个更好。例如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在中国要遵从靠左行驶,在香港却是靠右行驶。这两个规则谈不上哪个更好,重要的是只能适用一个,不可两个同时适用,否则一定是撞车事故频频发生!于是政权市场上只有一个生产者成为最优选择。政府通过法律、军队构筑起自己的统治地位的合法性,从而也就构筑起进入市场的门槛。这不是行政垄断,因为能授予行政垄断的人一定是要能凌驾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上的更高权力。在这类比的政权市场上,政府(生产者)与人民(消费者)之上原则上不会再有更高的权力(除非是外国势力能有效干涉该国内政)。因此一个政府垄断一国的政权市场并不等于没有竞争,市场外的潜在竞争对手永远虎视眈眈!即使是独裁政体之下,成功了的造反叛国就叫做起义革命!新的政府将原有的政府淘汰出局,争取到新的合法性,直到“苛政猛于虎”,人民不再能够忍受而抛弃它为止。

 

回答选登:

 

Nicholas_Poon2012-02-13 14:45:41

一个完全垄断者“中央政府”也会为自己设立门槛来赚取自己的垄断租值(不然要国安局,军队什么的来干啥),当然设立这门槛也是有成本的(养这些国家机器的成本你可以在每年的财政报告中见到的嘛)。这些门槛阻止了竞争者的进入(揭竿是要付出很高代价的啦)。但纵然可以自设门槛,这也不是导致只有一个中央政府的根本原因,因为要是这个完全垄断的生产者(中央政府)做得太过分,向人民索取的收入大于自己的垄断租值,就会有陈胜什么的了。所谓“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就是说那个中央政府索要的收入已经高于他所设的门槛了(意思为你的门槛不就是举大计要砍头么,我现在不举大计都活不下去了,那我该怎么做想必不一定要读过《陈涉世家》大家也懂的吧)

只有一个政府,证明是完全垄断。这里的原因在讲义中也说了,就是市场的容量小,小到这个“中央政府”还处在平均成本下降的区间。我觉得可以这样设想。假设某国A有N个中央政府在(这东西敏感就不乱假设了)。他们所要做的就是竞争存活,当然要做的就是讨好消费者(国民)了。讨好的方法这里做个简化,就是出台更多的惠民政策而收更少的税(等同于提供跟好的产品而收更低的价格)。当然这价格不是可以任意低的,因为产出要成本啊。所谓的市场容量小,就是整个市场(国民)需要的“政策”总量还处于这个企业(政府)平均成本曲线下降的那一段。而这样的结果就是,通过竞争,有一家企业(政府)会有越来越多的顾客(国民),同时产出原来越多的政策(产品),由于处于平均成本下降阶段,所以平均成本越来越低,因此可以把税收(价格)压得越来越低,吸引更多的国民。这样下去,直到把其他N-1个政府(企业)全都淘汰掉,因此便剩下唯一一个中央政府了。

我觉得其实这里隐含的是“市场规模小”不是指空间的大小或是人数的多少,而是指成本曲线对应的下降区间。这和垄断不代表企业多少,而是对应需求曲线的形态是一个道理。真实世界之所以有这么多政府,因为出现了成本上升!那是由于人种,地域,文化等问题导致一个政府在面对超出一个国家的区域时,会产生平均成本的上升,因为真实的政府成本不只是税收!(请想想,要日本政府来管理中国,纵使他税收低于现在很多,试问有多少中国人又愿意呢?那他还要面对巨大的”维稳“成本和”国际舆论压力"成本等等)


博主回复:2012-02-13 19:37:17
这个回答比较靠谱了,但要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想那个成本!
——本博客管理员

新浪网友2012-02-14 01:17:58

饱和就是最优,就是指MR=MC,只有一个供应者是因为ADC还处于不断下降的阶段,就发生了MR=MC。争取最大利益就是争取最高收入或者最低成本,只有一个中央政府(供应者)是无数自私的人共同选择的结果。
统治就是供应服务,中央政府的直接成本于是就等于每多统治一部分人口所支付的代价,包括军队警察、司法文教等支出。在一定的地理交通、生产技术、语言文化的局限条件下,犹如生产规模越大方法选择越多,统治的人口数目越大,直接成本可以迅速下降,例如同样数量的军队覆盖更大面积,相通的语言和相似的经济问题可以节省大量司法成本,接受统一的文化道德等等。因此,唯一的中央政府跟其他自然垄断现象成因类似。
一定的局限条件重要。因为当统治的人口越来越大,天堑阻隔、语言文化、生产技术开始出现重大差异,局限条件的转变带来直接成本急升,MR与MC在ADC的上升阶段相交,这时候大一统的国家可能就不如分区自治经济了。试想,当野心勃勃的政权供应商开始扩大市场份额,就表现为侵略,但本质就是普通商人干的推广营销;当人民起来抵抗暴政,就好比普通消费者拒绝售价过高的商品。历史和现实中,我们容易观察到这样的经济规律,例如,吐蕃因为高原而存在;25度等雨线曾经长期是中国南北政权的分界线;民族地区好比边际上的买家,时常减少需求量。
这样看,大陆、稻作、儒家这三个关键条件让中华的“统治服务”出售者不断降低着直接成本,将生意一直做到了海边和喜马拉雅。


博主回复:2012-02-14 10:57:28

还有方块字让文字稳定,不像拉丁那样的拼音文字容易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降低交易费用的因素。——本博客管理员

 

 

上一讲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841af70102dv22.html

 

(说明:

 

1、这系列文章是本博客管理员(不是张五常教授!)根据给本科一年级的经济学专业学生讲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授课内容而整理出来的讲义。使用的主干教材是张五常教授的老师赫舒拉发所编写的《价格理论及其应用》,并在授课过程中将张五常教授的旧版《经济解释》三卷本有机地结合进来,是本博客管理员在实际的经济学教学之中探索将张五常经济学透过主流教科书传授给经济学学生的成果。

 

2、本系列不定期更新,甚至可能写着写着会因兴趣缺缺而中止,本博客管理员对此不作任何担保!

 

3、如有愚蠢无知、明显缺乏科学逻辑的评论,一律不予回答,只作删除处理。另外,不看完这个系列最新更新之前的以往所有文章就急于提问,提问内容其实早在前面的文章中给出了回答的,也是一删了之!)

话题:



0

推荐

张五常

张五常

396篇文章 12天前更新

香港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