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按:本系列文章的作者是本博客管理员(不是张五常教授)!

 

第十六讲 市场结构—受价

 

讲完了成本理论,接下来就要讲生产者所面对的市场。传统的教科书习惯上把产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分开,产品市场上生产者是供应方,个人或家庭(消费者)是需求方,而生产要素市场上则倒过来,生产者是需求方,个人或家庭是供应方。但后面讲生产要素的时候会指出,如果交易费用足够低,采用件工合约来组织生产的话,产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是没法分开的。而这一讲以及下一讲要谈到的市场结构,适用于任何市场,只是这里举例时,都以产品市场为例而已。

 

关于市场结构(market structure),传统的教科书将之分为“自由竞争”(pure competitionperfect competition)与“垄断”(monopoly)两大类,前者又称为“价格接受”(price-taking)——这是因为这时生产者只能随行就市地被动地接受通行的价格——,后者又称为“价格制定”(price-making)——这是因为这时生产者能通过增减产量来使价格变低变高,间接地制定了价格。

 

但张五常主张将前者称为“受价”(就是“价格接受”的略称),将后者称为“觅价”(price-searching),把“造价”一词用于形容另一种利用信息费用来虚增价格的行为。他如此定义,有以下的原因:其一,“自由竞争”这个词带有误导性。第四讲里已经提到过“竞争”,大家应该已经能够明白,只要在非鲁宾逊一人世界的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无时或停,所谓的垄断的市场结构下并非不存在竞争,只是竞争的形式不同于所谓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下的情况而已。然而,即使是所谓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下,也不意味着竞争就不受到约束——显然,既然是市场上的竞争,它一定是受到保护私有产权的法律制度的约束的。所以,什么才叫“自由竞争”呢?竞争永远都有,又永远都受到某些游戏规则的约束,则如何才能区分某种情况下的竞争是“自由”还是“不自由”,是perfect还是不perfect呢?其二,教科书上关于垄断的概念错得离谱,但那将是下一讲的主题,这里暂且按下不表。把传统称为“垄断”的市场结构用“觅价”来替代,其实是张五常的老师阿尔钦(Alchian)的首创,为什么这样的定义更为贴切,也是下一讲再作详细的介绍。

 

那么,这一讲大家先来学习“受价”的市场结构。什么是“受价”的市场结构?用需求曲线的形状来界定是最为清晰明了的。当单一生产者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线时,这样的市场结构就是“受价”,因为他只能接受该需求曲线与表价格的纵轴相交的那个价格水平:高于该价格水平——哪怕只是贵一分钱——,消费者都会转为向其他生产者购买,他将会一件产品都卖不出去;而低于该价格水平,从机会成本来看,他是亏本的——因为他以市场的价格是能无限量地出售他的产品的,所以这个价格就是他以别的其它价格出售产品的机会成本——,在自私本性的支配之下,没有生产者会做那种蠢事。

 

“受价”的市场结构其实非常罕见!因为这种市场结构要能出现,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其一,所有生产者提供的产品完全一样,没有种类、质量上的差别,甚至没有地点的不同。哪怕只是略有不同,价格都可以有所不同。同样的两家小店,完全卖一样的产品,但一家位于住宅区之内,一家远离住户,前者就可以收取较高的价格,这是地段的租值,使同样的产品变得更为值钱。其二,没有信息费用的干扰。如果信息费用较高,生产者就可以利用他所掌握的信息较充分、也就是利用消费者较为无知来“造价”,从而获得更高收入,这其实是信息的租值。这样,期货市场上的产品最容易符合受价的市场结构的要求,因为格式化的期货合约都能清晰地指明其标的物的质量与交货地点的。但期货市场被人操纵而导致价格大起大落的事例并非绝无仅有,可见期货市场之内有时也存在着“造价”的行为。

 

为什么受价的市场里单一生产者所面对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线呢?传统的解释是在那所谓自由竞争的情况下,供应者与需求者都是无数之多,于是每个生产者占整个市场的份额都是微乎其微,这相当于是每个生产者所面对的,只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需求曲线上的其中一小点,把那一点放大之后,看起来几乎就是一条水平线——这跟微积分里把一段并非直线的曲线上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无限缩小之后,这两点之间看起来几乎就是一条直线是类似的逻辑。

 

然而,这传统的分析有一个大错,那就是市场内的供应者与需求者的数目其实无关宏旨。在下一讲里,我就会指出教科书将垄断定义为“市场内只有一个供应者”是大错特错。市场内供应者的数目跟该市场的结构是受价还是觅价(垄断)其实毫无关系!市场里只有一个供应者,也完全可以是受价;市场里即使有无数供应者,也完全可以不是受价——而是觅价,原因在于存在着较高的信息费用。会对生产者构成威胁的,可不仅仅是出现在市场内、他能看得见的竞争对手,还有存在于市场外、但虎视眈眈随时都能进来分一杯羹的潜在竞争者。所以,重要的不是市场之内的供应者的数量,而是上述的两个条件,再加上市场外的潜在竞争者能容易地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关于这一点,下一讲将会再作更详细的讲解。

 

那么,面对着受价的市场结构,生产者怎么确定他的最优选择或均衡条件呢?大家看书上的146页。先看上面的6-1的式子。6-1的式子是生产者计算他的租值(=收入-成本,当然书上说的是“利润”,但这个概念的不恰当我在第十三讲已经详述过了),生产者的目标是要选择合适的产量,以实现租值最大化。从数学上看,就是求6-1式的极值。而求极值,就是求导数为零,即(R-C0,整理为R’=C’。而导数在经济学里就是边际量,因此这式子可改写成MRMC。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就是生产者的最优选择或均衡条件,这个条件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不仅适用于这一讲所说的受价市场,也适用于下一讲所说的觅价市场。

 

以上是从数学的角度来解释生产者的最优选择或均衡条件,下面当然还要补充它的经济含义。对于一个生产者来说,他多生产并出售一单位产品,一方面可以多得到一些收入(那就是边际收入MR),但另一方面也必须多支付一些成本(那就是边际成本MC),如果他发现多得到的收入大于多支付的成本(即MR>MC),也就是这一单位产品生产出来是有利图的,能使得他的总租值上升,他当然会选择多生产一单位产品,这也说明在此之前他还没达到最优的产量,他应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但如果他发现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多得到的收入小于多支付的成本(即MR<MC),也就是这一单位产品生产出来是亏本的,会使得他的总租值下降,他当然不会多生产一单位产品,反而要考虑倒过来少生产一单位产品。少生产一单位产品,这生产者会少得到一些收入,但也能省下一些成本,在MR<MC的情况下,少生产一单位产品是有利可图的,会使得他的总租值上升,于是他会选择少生产一单位产品。这也说明在此之前他已超过最优的产量,他应该收缩生产规模。这样,MR>MC时,是产量太少;MR<MC时,是产量太大,都不是最优产量,那就只有MRMC时达到最优。因为这时多生产或少生产一单位产品,多得或少得的收入与多支付或节省下来的成本是一样的,这一单位产品是不赚也不亏,可称为边际产品(处于盈与亏的边际之上),使得该生产者的总租值不增也不减,实际上是已经达到最大值——再多生产或少生产一单位产品都会导致总租值下降。

 

具体到受价市场上,由于生产者只能被动地接受市场上通行的价格,而且无论他出售多少产品,市场价格也不会变化,因此这生产者的平均收入(AR)、边际收入(MR)都等于市场价格(P),因此画成几何图就是书上146页的图6-1的下方图的情况,即ARMR重合在一起,而且就是该生产者所面临的需求曲线d

 

至于成本方面,也同样有平均成本(AC)、边际成本(MC),如图6-1所示,AC是一条U形曲线,而MC是一条从下方穿过AC曲线的底部、同样是呈U形的曲线。实际上还有一条所谓的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其形状可看书上151页的图6-2的下方图,也是一条U形曲线,位于AC曲线的下方,也是被MC曲线从下方穿过它的底部。

 

这传统教科书关于这三条成本曲线的几何图存在着好些问题。其一,MC曲线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的U形,也就是说,为什么边际成本会是先下降、后上升?原因是“边际产量递减定律”(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Product,又有称为“边际报酬递减定律”,the 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在起作用。这“边际产量下降定律”是一条铁律,也就是说它一定是对的。这定律的内容是:只要其中一种生产要素固定不变,随着其它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刚开始时总产量会增加,但最终会出现总产量下降,这是因为边际产量不断递减,使总产量的增加逐步减少,最终变作掉头向下(这时边际产量已经递减至负值)。用反证法可证明“边际产量递减定律”是真理:如果这定律不成立,则人类可以在一个花盆里种出全世界的粮食!花盆的大小局限了土壤这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不断地往花盆里浇水、施肥,一开始时可以使粮食的总产量上升,但过了某一点之后,总产量增加得越来越慢、最终变成减少。有生物学知识的人会说,那是因为水浇得太多,会把植物淹死;肥料施得太多,会把植物烧死。而经济学则告诉我们,各种生产要素在技术上都有一个最优的搭配比例,一旦超过了那个最优比例,过多的生产要素一方面是闲置着不对增加产量起到什么作用,另一方面是甚至会妨碍了生产,从而导致产量下降。所以这一定律起作用的条件更严格地陈述,不必是非要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固定不变,即使所有生产要素都增加,但如果不是等比例地增加——有一种生产要素比其它的增加得慢,则从相对的变化上看,它等于是没有增加。事实上,如果没有“边际产量递减定律”,生产者会选择无穷无尽地扩大生产,显然这样的情况我们从来没有在真实世界里见到过,这也证明了此定律是一条铁律。

 

“边际产量递减定律”导致总产量先升后降,也可以用一个著名的中国谚语来解释: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在“运水”这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劳力(和尚)、水桶与扁担。当和尚只有一个时,他只能用一根扁担挑两个水桶,桶里的水也许只能大半满。当和尚的数量增加到两个(劳力这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增加),他们可以改变生产方式,从一人用一根扁担挑两个水桶变成两人一前一后抬着一根扁担上的两个水桶,由于这样力气比较大,他们就能将桶里的水装得更满,从而使得总产量(运水量)上升。也就是说,生产要素的增加,使得生产者可以选择采用一些效率更高的生产方式(技术),从而提升了产量。然而,当和尚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到三个,姑且不论这谚语里说的是三个和尚互相推诿导致无人去运水,就算他们三人都去运水,情况又会怎样?扁担就一条,三个人一起挑,不仅不会比两个人能挑更多的水,反而会互相妨碍;如果是换成其中两个人先抬两桶回来,第三个再与其中另一个合作再去抬两桶,后者已经走了一趟,气力损耗,抬水量肯定不如之前。而不管怎么样,总有一个人会闲置在那里,对增加总产量不起作用。这就导致总产量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量(即边际产量)会比从一个和尚增加到两个和尚时少了,边际产量递减定律起了作用。再把这谚语的含义也考虑进来,多了一个和尚就多了人与人之间协调合作的困难,这含义着交易费用的上升。从两个和尚增加到三个和尚,交易费用增加到甚至大家无法达成合作,都赖在庙里不肯去运水,总产量暴跌为零!是的,“边际产量递减定律”是只考虑纯技术的因素,但如果加进交易费用的考虑,它的作用会更为明显、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边际产量曲线递减的部分乘以产品之价,就变成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由于没有生产者会蠢到在边际产量曲线开头那部分递增的地方停下来不再扩大生产,所以有意义的生产要素需求曲线一定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与前面第八讲所介绍的需求定律没有冲突。另外,前面第十三讲里我也已经提到过,生产要素与消费性的产品其实没有明确的分界,消费品也可以看成是用来生产“人”这种产品的生产要素,而“人”又是一切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所以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就是产品的需求曲线,其实没有必要分开来看。

 

边际产量曲线的横轴是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将之乘以该生产要素的价格(注意与前面是纵轴的产量乘以产品的价格相区别),则该轴的内容就变为成本,纵轴仍是表产量,旋转90度后翻过来,这样边际产量曲线就变成相应的边际成本曲线。二者形状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倒U形的边际产量曲线就变成U形的边际成本曲线,而“边际产量递减”也相应地变成“边际成本递增”。

 

其二,为什么AVC曲线也是U形的呢?传统经济学或教科书经济学对生产成本的分析是分成短期与长期。短期里才有那所谓的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的区别,长期就没有了。这里的AVC是把可变成本(VC)除以产量求得的平均量,但短期里才会有。在第十四讲《直接成本与上头成本》里我已经批判过教科书中把生产的成本分为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的错误,换成正确的分析,所谓AVC应该是平均直接成本(可改称ADCAverage Direct Costs),而且任何时候都有,无所谓短期、长期之分。在上述“边际产量递减定律”的支配下,再加上交易费用的影响,ADC曲线会是U形的。MC曲线与它的位置关系是从它的下方穿过底部,类似的几何分析在第七讲关于“边际分析法”的部分已经讲授过,这里不再重复。

 

其三,AC曲线也是U形的吗?由于教科书或传统的经济学要划分短期、长期,AC曲线也相应地要区别短期AC曲线与长期AC曲线。姑且不论短期、长期的划分有问题,即使先接受它这划分,那所谓的长期AC曲线是不可能画成U形的,而应该是一条水平线。为什么呢?因为那所谓的长期是一切生产要素都可以变,也就是边际产量递减定律不起作用(它只在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相对其它生产要素而言不变的情况下起作用),这时适用的是所谓的“规模报酬”(Scale Return)。在传统的教科书里,关于规模报酬是没有定律的,而是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增(注意:不要把“规模报酬”与“边际产量递减定律”混淆。前者适用于所谓的“长期”,即所有生产要素等比例变化;后者适用于所谓的“短期”,即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不变)。然而,弗里德曼在《价格理论》里精辟地指出,如果严格地遵循所有生产要素等比例变化的话,逻辑上成立的只可能是“规模报酬不变”,递增与递减都是不可能的。弗里德曼是这样分析的:如果把巴黎的地铁系统扩大一倍,它的客运量能扩大一倍吗?一般人的直觉回答是:不可能,应该少于一倍。因为地铁系统扩大一倍之后,会使得巴黎的地下变得更拥挤,也没有那么多的人口提供足够的需求。也就是说,人们会觉得将是规模报酬递减起作用。然而,这只是因为你没有把巴黎的地下空间、人口数量也跟着扩大一倍而已,也就是没有真的将所有生产要素都等比例地增加一倍,所以已经违背了规模报酬的前提条件。事实上,如果真的将所有生产要素都等比例增加一倍——就连空气都跟着增加一倍——,那等于是一丝不差地复制一个巴黎出来,地铁的客运量当然也会原样不变地给复制了一倍出来嘛!所以,一定能成立的只会是规模报酬不变。

 

然而,当我们摆脱了传统或教科书那错误的短期、长期的划分之后,生产者能自主确定的,其实只有ADC及其MC(上头成本是没法计算边际量的),AC只有一种,无所谓短期、长期之分,但它是由市场价格决定的——市场给生产者的收入是多少,扣除直接成本之后余下的就全是上头成本,因此把这些收入、成本按产量平均之后,市场价格就是AC!也就是说,生产者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他的AC曲线!这样,在受价的市场结构下,生产者的AC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而在下一讲的觅价的市场结构下,生产者的AC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它们都不是U形的。然而,在AC曲线上,真正有意义的,其实只是最优产量(满足MRMC的均衡条件)所对应的那一点,并无必要把整条AC曲线都画出来。而要解释现象,有这一点已经足够。

 

这样,AC曲线永远等同于需求曲线,即PAC。事后可能会有超出预期收入之上的盈利,但事后发现的话,就已经没有所谓机会成本可言了,成本永远是要向前看的。事实上,把一切机会成本(无论是作为租值的上头成本,还是交易费用)都考虑在内的话,那所谓P-AC的“利润”或“超额利润”是不可能存在的。这就是所谓的“零利润定理”!(按:这里的“利润”显然不同于教材在141页上讲的“经济利润”,因为那里的“经济利润”从意思上来看,应该是指上头成本的租值。而这里的“利润”是已经扣除了含上头成本在内的AC的。由此可见教科书里的“利润”概念变来变去,实在是令人无所适从。)教材在178页的第二节里也提到了这个定理,但那内容是对错参半。那一页里把这定理以命题的形式表述出来:“长期里,竞争产业中任何企业的利润都为零。”首先,不需要“长期”这错误的划分!其次,不需要“竞争产业”(即市场结构是受价的产业)这限定!一切市场——无论是受价还是所谓“垄断”的觅价——之内的生产者都是零利润的!那所谓的“垄断”企业能获得被称为“垄断利润”的超额利润,其实是垄断租值,而租值也是成本,因此并非利润。关于这一点,下一讲再作解释,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所谓“零利润定理”体现在现实之中,就是整个社会的各行各业的所有生产者获得的都是相同的所谓利润率。试想,你从事这一行业,就是放弃了从事其它行业所能获得的收入,因此其它行业的利润率是你的从事这一行业的机会成本。如果你获得的利润率低于别人,你其实已经在亏损,你应该转行。如果你获得的利润率高于别人,那是别人在亏损,他们会转行进来与你竞争。所以竞争(不是教科书所说的“自由竞争”,而是人与人之间无处不在、无时或缺的竞争)决定了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各个生产者获得的利润率理应相等,实际上那就是投资回报率,表现为资金借贷的市场利率——人们都要看着市场利率来比较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的利润率或投资回报率,如果比市场利率还低,倒不如结业关门,把这笔钱套现出来存进银行里安安稳稳地收利息;如果比市场利率高,外面的人就会从银行借入这笔资金进来争夺这“超额利润”。

 

有些人可能会指出:可是我明明看到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利润率很不一样啊。首先,你可能是把租值错当成利润,有人眼光独到、手法精明,于是收入远高于常人,那是对他的眼光、手法等人力资产的回报(即租值)。其次,有两种情况看起来好像是利润率很高。一种情况是存在着行政垄断,那超高的利润其实还是垄断租值,这种情况也是下一讲再谈。另一种情况是有些行业风险很高,“三年不开锅,开锅吃三年”。你看到他一旦开了锅,利润奇高,足够他吃上三年,却没看到他之前已经三年没开过锅了,未来三年也可能开不了锅。对于这种风险很高的行业,你不让他一旦开锅、所获得的收入之高就够吃三年的话,是不会有人愿意从事这种行业的。所以那看似奇高的利润,其实是“风险贴水”,是为了弥补他承担了奇高的风险而给予的补贴。“风险投资”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大家经常听到某顶风险投资成功套现之后获得了成千上万倍的回报,羡慕得眼睛都红了,却没看到这一行可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绝大部分的风险投资都是血本无归、尽化乌有。这种最初诞生于硅谷的金融创新,曾一度被仇视为“暴利”而遭美国政府开征重税。我以前看过一本叫《硅谷热》的书,该书撰写出版的时候微软还只是个small potato,因此虽然书中有一笔带过地提起它,却只是将它视为硅谷的芸芸众生中的一家无足轻重的小公司。然而那书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它提及福特、卡特任美国总统时对硅谷的风险投资的超高利润课以重税,导致那几年里风险投资的金额大跌,整个行业几乎陷于毁灭的绝境。幸好没多久里根上台,把税率减轻了不少,才又使得风险投资东山再起、浴火重生。当时看着这一段,我手里悄悄捏了一把冷汗。要不是里根这堪称有史以来最有经济学常识的美国总统及时上台“救火”,硅谷往后那么多的传奇故事就会连虚构为神话传说的机会都没有了!

 

根据上述这种正确的分析,我们再看书上146页的图6-1的下方图,就会明白它存在着什么错误。显然,这图里的AC曲线其实应该是ADC曲线(教科书说的AVC曲线),正确的AC曲线是与ARMR、需求曲线重合的那条水平线,但有意义的只是q*所对应的那一点。根据MRMC的均衡条件,生产者的最优选择或均衡产量是MC曲线与需求曲线(同时也是MRAR曲线)相交之处所决定的q*产量。从图上看,这一产量所对应的ADC位于AR之下,于是有(AR-ADC)×P的阴影面积,它是属于上头成本的租值。

 

接下来我要讲解一下如何从上述的生产者最优选择(或生产者均衡)来推导出第九讲所说的“供求理论”。

 

首先,从书上146页的图6-1的下方图可知,需求曲线与AR曲线是同一条线。这不仅仅在受价的市场结构里是成立的,即使是在下一讲所说的觅价市场里,只要生产者对产品收取的是单一价格,AR曲线与需求曲线就是同一条线。因为AR=R/q,当生产者对产品收取单一价格时,R=P×q,把这代进前面的式子里去,就得到AR=P。如果是觅价(垄断)的市场结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反应的是随着P变动,q如何变动。而因为ARP一样,AR曲线反应的就是随着AR(即P)变动,q如何变动,所以这跟需求曲线其实是同一回事。

 

其次,大家再看170页的图7-1MC曲线在它与平均直接成本曲线(对应于图中的AVC曲线)的交点以上的部分就是生产者的供给曲线!为什么呢?因为生产者总是根据MRMC的原则来选择最优产量,因此随着价格(P)变动,最优产量(q)与价格的组合所构成的点一定是沿着MC曲线移动的,这跟供给曲线反应的是随着P变动,q如何变动,其实也是同一回事。但大家在第十四讲中已经学过,市场给予这生产者的收入一旦跌破了直接成本,生产者会选择关门结业,生产量(供给量)因而下跌为零,所以平均直接成本曲线的底部以下是不会有供给量的,也就无所谓供给曲线。

 

不过上述只是单个生产者的供给曲线,还要与市场里所有其他生产者的供给曲线横向加总,才能得到整个市场的供给曲线。然而,这里存在着一个复杂性,那就是如果只是一个生产者增加产量,他的力量微不足道,犹如大海里的一滴水,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对市场没有影响。但如果是大量生产者、甚至是所有生产者都增加产量,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首先,产品市场上会因为(对产品的)供给大量增加而在需求没变的情况下导致供过于求而价格下跌,从而抑制了生产者增加供给的积极性。其次,生产要素市场上会因为(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大量增加而有可能导致供不应求而价格上升(除非有关的生产要素在其它行业也大量使用,该行业的需求增加带来的影响微不足道),而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生产者的成本,这意味着边际成本比起只有一个生产者增加产量时上升得更快。也就是说,把所有生产者的供给曲线横向加总时,单个生产者的边际成本曲线(供给曲线)其实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由它们横向加总起来的市场的供给曲线也跟着变化。是怎么变呢?从刚才的分析来看,应该是变得比原来更陡峭了(因为边际成本上升,生产者要求市场给他们更高的价格才愿意供给更多的产品)。然而,这其实只是其中一种可能性,在另一些情况下,供给曲线也完全有可能是变得更平坦了,即单个生产者的边际成本反而是下降了。前者称为“外部不经济”(external diseconomy),后者称为“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y)。注意:这里的“经济”是指节约了成本,用的是这个单词最原始的含义。

 

之前我提到过“规模报酬”的概念,如果放宽了所有生产要素等比例变动的严格限制,不区分短期、长期,有关概念就对应着U形的平均直接成本——但并非教科书上说的U形的平均成本!产量增加时,生产者的平均直接成本先降后升(即ADC曲线呈U形),前面下降的部分可称为“内部经济”(internal economy),后面上升的部分可称为“内部不经济”(internal diseconomy),用“内部”来限定是因为那是生产者自己增加产量导致的平均成本下降(经济)或上升(不经济)。也就是说,内部经济、内部不经济表现为生产者的ADC曲线本身的形状是先降后升的。而前面的“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不是生产者自己增加产量,而是因为外面的、他所处的那个行业的规模扩大(可能是其他生产者增加了产量,也可能是因为有新的生产者进入这个行业),却也导致了这个生产者的平均直接成本下降(经济)或上升(不经济)——当然,平均直接成本如此变化是由于市场价格变化或边际成本变化而带来的影响。也就是说,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是表现为生产者的ADC曲线整条往上或往下移动。

 

前面以所有生产者增加产量导致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从而使得边际成本上升解释了外部不经济是如何产生的。这里再举例说明外部经济又是如何产生的。大家看到中国有很多专业市场,市场里聚集了大量同行业的生产者。按理来说,生产者如此聚在一起,会令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买方四处走走就能知道同类产品的市场行情怎么样,很难利用卖方面对买方时一般都占据信息费用方面的优势来“觅价”(垄断),为什么生产者还是要这样聚在一起呢?显然,一定是因为集群(张五常称之为“类聚”,cluster)给生产者带来的好处远超坏处,即外部经济大于外部不经济。

 

类聚会带来什么外部经济呢?我可以略举其中一些,但可能不止这些。其一,类聚可以节省信息费用。张五常写过《类聚定律》的文章,是指同质量的产品类聚在一起,有利于减少消费者判断这些产品的质量差异的费用。除此之外,还可以节省广告费。在我所在的城市附近,有一条非常有名的十公里之长的公路,两旁全是大大小小的家具店,虽然其中不乏名牌大店,但更多的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店。这些小店如果搬到一个旁边没有任何其它家具店与之直接竞争的地方去,孤零零一个在那里,就得想办法宣传自己存在于那个地方,吸引顾客到它那里买家具。这宣传所费的成本就是信息费用。但现在它在那家具公路上开店,所有人一旦要大批购买家具就会想到那条公路,就会直奔那里,就会自然而然地看到了位于那里的小店,小店就节省了宣传自己的信息费用。

 

其二,类聚还可获得专业化带来的成本下降的好处。还是以那家具公路为例,那里有专门从事运输的独立企业(独立于家具店),为顾客运送家具,这使得家具店节省了自己养一支车队的成本。如果家具店是孤零零地存在于别的地方,或者是他要自己养一支车队为顾客送货,或者是要顾客自理的话,顾客一时之间很难在附近找到合适的车子给他运货,他就会倾向于不去这家具店购买、或不会购买很多大件的家具。家具公路那里会出现独立的运输企业,是因为那里聚集了大量的家具店,业务量庞大,足以养活完全靠运输、而非销售家具为生的独立企业。在规模足够大的条件下,独立的运输企业的成本是低于附属于家具店的车队的,因为前者是专业生产,有成本上的比较优势。(按:这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或比较成本定律的内容。因为这个班以后还要学一门《国际贸易》,所以有关内容我都不在这经济学入门课程里讲解,而是留到《国际贸易》课程里再讲。)这显然也是整个产业、而非某家企业的规模足够大而带来的成本下降的好处。另外,家具公路上的小店的经营品种也会较之孤零零在另一处的家具店更为专业化,即它可以专门卖其中一种家具,如专门卖办公桌。这是因为其它小店可以专门其它家具,如专门卖床。顾客通常既要买办公桌,又要买床,如果家具店孤零零地在另一处,就必须两种家具都卖才能吸引到顾客,这使得它专业化的程度下降,这不但会导致成本上升,而且会导致每种家具中的细类也不够专门卖一种家具的小店丰富,这也降低了它对顾客的吸引力。

 

其三,类聚还可以方便同行企业互相合作,从而降低合作的交易费用。张五常曾有文章谈到过中国的企业习惯于互相发放订单的现象——突然接到一个交货期限紧迫的大订单,企业会发给同行去做。显然,同行企业在地域上靠得近,有利于通力合作。张五常称这类是“生产类聚”,其实很多并非生产性的专业批发市场(如义乌小商品市场)也明显地存在着合作销售的行为。光顾这种市场的熟客往往不会费劲去逛完那么大的批发市场以逐一查找他所需要的商品,而是直接走进一家他与之已经建立起长期而良好的关系、因此彼此信任的店铺,说出他的需求,其中有些难免是这家店没有的货,店主就会拨个电话给有货的同行,让他们送过来。

 

把上述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画在同一张图里,那是大家在第九讲里已经学过的供求理论。但现在你们可以学到更多、理解得更深刻。翻到书上180页,看那一页里的图7-7。大家思考一下,需求曲线反应的其实是什么呢?需求曲线上的某一点反应的其实是消费者在那一单位的物品上获得的使用价值(效用),也是他为此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这里大家要回到第十讲中学过的关于使用价值(效用)的概念。物品是因为对人有用而具有价值,于是人们愿意支付一些代价来换取。简单起见,假设该物品存在着市场,也就是存在着市价,人们换取物品所支付的就是价格。先不管市价具体是多少,只问一个人愿意为某物品支付多高的价格?答案显然是:只要价格不高于他认为该物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他都愿意支付的。所以,消费者为物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就等于在他看来该物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然后,物品的使用价值是会随着数量的增加而递减的,这在教科书上称为做“边际效用(边际使用价值,或简称为“边际用值”)递减定律”。这个定律的名称与前面出现过的“边际产量递减定律”结构上是一样的,确实它们在逻辑上具有对称性,只是“边际产量递减定律”是生产者面对的一条铁律,而“边际用值递减定律”则是消费者面对的一条心理规律。

 

虽然“边际用值递减定律”是一条心理规律,但它并非是虚无缥缈之物,因为我们可以用以下的例子来证明它:当你腹中空空如也、饥肠辘辘、即将饿死之际,有人向你兜售一块面包,附近再无别的食物,这时你愿意支付多少钱去买这块面包?显然,就是要你倾尽所有去买,你也会愿意,因为对你而言,这时这块面包所值(使用价值)是等同于你的生命!你不把这面包买下来,你就要饿死,一旦失去生命,你身上留着再多的钱也是白搭。然而,当你买下这面包吃下之后,对方再拿出一块面包来向你兜售,这时你又愿意支付多少钱去买呢?因为你已经有了先前那块面包垫肚子,你没有刚才那么饿了,你肯定不会愿意支付像刚才那么多的钱去买。你会考虑到在你肚子里那块面包完全消化掉、又会饿得快要死掉之前,可能你有机会找到别的食物充饥,但也有可能在这可预期的未来还是找不到任何食物。衡量再三,你愿意支付的价格会低于之前、但仍然会是相当高的。接着那人又再拿出第三块面包向你兜售,你越吃越饱,或即使不吃、先留着,接下来买不到更多面包也能熬过更长日子,在这段更长的日子里找到其它食物的机会越来越高,于是每一块新提供给你的面包的使用价值对你来说自然就是越来越低。过了某一点之后,你会吃得太饱、甚至不再觉得是享受美味、而是撑得难受,或者是即使留着不吃、但存起来的面包太多、放在那里日子一长也会腐烂而失去价值,这时再来一块新的面包的使用价值对你来说甚至是负值了!

 

于是,消费者对某物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形状,其实是反应着消费者对该物品的边际用值递减。

 

在受价的市场结构下,无论消费者购买多少,市场都只向他收取单一价格。于是在自私本性的支配下,消费者的选择是一直购买到最后一单位物品使用价值等于市价时为止(即书上180页图7-7中的B点)。因为再买下去,下一单位的物品的使用价值(消费该单位物品所带来的使用价值的增加,即边际用值)就会低于市价(消费该单位物品所要支付的成本的增加,即边际成本),如此得不偿失之事,自私的人当然是不会做的。也就是说,消费者均衡或最优选择的条件是“边际用值=边际成本”。对于消费者来说,对他来说某物品的使用价值就是他消费该物品获得的非货币收入,所以上述均衡条件可一般化为“边际收入=边际成本”。瞧,这不就跟生产者均衡或最优选择的条件是一样的嘛!所以,MRMC确实是放诸四海而皆准。但在这均衡的B点之前,消费者购买的每一单位物品的使用价值都高于他为之所支付的单一价格P,这可以说是消费者赚到了——因为本来生产者如果收取更高的价格,他照样会买的。事实上,在下一讲大家会学到,现实之中可以觅价的生产者确实会用不同的定价方式来向消费者收取更高的价格,于是相对于那些情况而言,这种情况下的消费者确实是赚了的——,经济学上称之为“消费者盈余”(Consumer Surplus,大陆习惯译作“消费者剩余”,但“剩余”一词带有贬义的色彩,并不恰当)。把每一单位物品上消费者赚到的消费者盈余都加起来,那就是书上180页图7-7中价格水平线以上、需求曲线以下,与纵轴与围成的类似三角形的阴影(需求曲线如果不是一条直线,那个就不是三角形)。

 

上述类似的分析可用于生产者。某物品的供给曲线反应的是生产者出售物品所愿意收取的最低价格,其向下倾斜的形状反应的就是边际成本递增。这是因为供给曲线就是MC曲线的一部分,生产者一旦进入市场之后,只要市场对他多出售一单位物品所给予的价格(生产该单位物品所带来的收入增加,即边际收入)高于生产该单位物品的成本(生产该单位物品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即边际成本),他就会继续生产,直到边际成本递增到与市场价格相等为止(图7-7中的B点)。在受价的市场结构下,到达B点之前,生产者出售的每一单位物品的收入(价格P)都高于他为之所支付的成本,这高出的部分经济学称之为“生产者盈余”(producer surplus)。注意:这里所说的成本是直接成本!因为只有直接成本才有边际成本可言。所以,所谓的生产者盈余,其实就是大家早该非常熟悉的上头成本!把生产者在每一单位物品上所赚取的、高于边际成本的生产者盈余或上头成本加起来,就是图7-7中价格水平线以下、供给曲线以上,与纵轴与围成的类似三角形的阴影(供给曲线如果不是一条直线,那个就不是三角形)。

 

传统或教科书经济学是习惯于用消费者盈余与生产者盈余来说明交易对买卖双方都有好处——买方得到消费者盈余,卖方得到生产者盈余——,并进而利用它们作为量度福利(welfare)的工具,因此广泛应用于福利经济学,应用于对政府政策进行福利分析。然而,这两个概念真正重要的并不是这些。生产者盈余实际上就是上头成本,上头成本的重要性大家经过第十四讲的学习应该深有体会。而消费者盈余的用途,则是大家将要在下一讲关于觅价的分析里好好地学习、体会!

 

上一讲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841af70102dujf.html

 

 

(说明:

 

1、这系列文章是本博客管理员(不是张五常教授!)根据给本科一年级的经济学专业学生讲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授课内容而整理出来的讲义。使用的主干教材是张五常教授的老师赫舒拉发所编写的《价格理论及其应用》,并在授课过程中将张五常教授的旧版《经济解释》三卷本有机地结合进来,是本博客管理员在实际的经济学教学之中探索将张五常经济学透过主流教科书传授给经济学学生的成果。

 

2、本系列不定期更新,甚至可能写着写着会因兴趣缺缺而中止,本博客管理员对此不作任何担保!

 

3、如有愚蠢无知、明显缺乏科学逻辑的评论,一律不予回答,只作删除处理。另外,不看完这个系列最新更新之前的以往所有文章就急于提问,提问内容其实早在前面的文章中给出了回答的,也是一删了之!)

话题:



0

推荐

张五常

张五常

396篇文章 12天前更新

香港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