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按:本系列文章的作者是本博客管理员(不是张五常教授)!


第十一讲 消费者理论(下)


上一讲大家学了偏好定律、效用概念,从中推出等优曲线,再加上考虑收入与价格的局限条件的预算线,二者的切点就决定了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或所谓的消费者均衡)。

 

如果局限条件发生变化,最优选择或所谓的均衡当然要跟着变。因此这一讲里大家要学习的就是那所谓的均衡的变化。

 

既然预算线反映的是收入与价格的局限条件,则我们来分别考虑收入与价格的变化所带来的均衡变化。先是收入变化。大家翻到书上95页看那里的图。收入变化反映为预算线的平行移动:收入增加,预算线平行地向外(往远离原点的方向)移动;收入减少,预算线平行地向内(往靠近原点的方向)移动。预算线发生了移动,原来跟它相切的等优曲线就不再跟它相切,因此要找另一条与它相切的等优曲线,其切点才是现在的均衡。从95页的图大家可以看到,QRS点分别是收入为II’、I’’时的均衡点。把这些均衡点连起来,就能作出一条名为“收入扩展路径”(IEP)的曲线。这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是均衡点,只是反映的是不同的收入水平。

 

如果我们把IEP曲线所包含的信息画到另一张横轴为收入、纵轴为某种物品的数量的图中,那就是98页上的那个图,从这个图上的曲线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某种物品的数量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这条曲线称为恩格尔曲线,是用一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的名字命名的,因为他对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是最著名的。从98页的恩格尔曲线可见,物品的需求量(反映为消费量)随收入的增加,可能是增加,也可能是减少。前一种物品称为superior good,后一种物品称为inferior good。很多中文的经济学教材习惯于把前者译为“优质品”,后者译为“劣质品”,但这会造成很大的误解。因为inferior good并不是质量差的东西,只是指人们的收入增加之后就减少消费的物品,与质量毫无关系。我可以举一个典型的inferior good,如自行车——大家收入低时就骑自行车,收入高了就买摩托车,收入更高就买汽车去了。但自行车的质量不一定是低的嘛。当然,现在很多发达国家,他们的收入更更高了,变得注重环保了,于是又出现了回归自行车的趋势,这下子汽车在那种阶段反而有可能成为inferior good!同样的道理,所谓的superior good也不是质量好的东西,而是指人们的收入增加了之后就会增加消费的物品。所以,这两个词分别译成“富裕物品”、“贫穷物品”会比较合适。

 

以上是收入这局限变动造成的均衡变动,接下来看价格的局限变动所造成的均衡变动。大家看书上99页的图。预算线的斜率反映的就是两种物品的相对价格,因此它的斜率(直线的倾斜度)变化就是价格的变化,这当然也会引起与之相切的等优曲线的切点(即均衡)的变化。图4-13中的QRS点都是不同价格下的均衡点,把它们连起来,就能作出一条名为“价格扩展路径”(PEP)的曲线。这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是均衡点,只是反映的是不同的(相对)价格。大家要注意的是,这条PEP是基于只有X商品的(绝对)价格发生变化而画出来的,所以那些预算线与纵轴的交点都没变,变的只是它们与横轴的交点,于是这样的局限(即Y商品的绝对价格不变)下画出来的PEP是从K点出发,而且怎么变化也不可能突破K点的纵坐标(图中的那条水平虚线)但现实之中Y商品的(绝对)价格当然也是有可能变的,这时预算线与纵轴的交点也要发生变化。

 

大家把前面学过的IEPPEP都画在同一个横轴为X商品的数量、纵轴为Y商品的数量的坐标系中,好好地体会一下我说的这句话:这坐标平面中的每一个点,都必然是在某条IEPPEP之上,也就是说都是一个均衡!由此,习惯了用数学(几何)来想问题的人,也许就能明白我在第七讲里说的那句话:永远都是均衡,没有不是均衡的时候!你觉得不均衡,其实是你看漏了一些局限条件,把所有局限条件考虑在内,一定是均衡的!不同的均衡背后只是不同的局限条件而已。如95页和99页的图中的R点,相对于KL的预算线(反映着一组收入或价格的局限)来说当然是不均衡的,但它相对于KL’或KL’的预算线(反映着另一组收入或价格的局限)来说就是均衡的。所以你觉得R点不均衡,只是因为你看错了局限条件而已!

 

如果我们把PEP曲线所包含的信息画到另一张横轴为价格、纵轴为某种物品的数量的图中,那就是101页上的左图,从这个图上的曲线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某种物品的数量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这条曲线就是……需求曲线!是的,经济学家搞出那么复杂的一套消费者理论出来,无非是想把需求定律中的那条需求曲线作为定理(而非公理)推导(证明)出来!

 

然而,正如从IEP推导出来的恩格尔曲线可以是数量随收入增加而增加(富裕物品的情况)、也可以是数量随收入增加而减少(贫穷物品的情况),从PEP推导出来的需求曲线也可以是数量随价格增加而减少(101页上左图的情况)、也可以是数量随价格增加而……增加(101页上右图中虚线圆圈内的情况)!这可是违反了需求定律的!

 

为什么会这样?书上102页到104页的第四节是从数学的角度来说明这种违反需求定律的情况怎么会出现。几何图的分析书上有说,有兴趣的同学自己去看,我只讲书上没有的经济含义。价格变化其实是包含着两种效应的:一种叫替代效应,就是像以前我们学过的替代品那样,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了,人们就会转向它的替代品。在收入不变的局限之下,所有物品都是替代品——因为我要多买这个东西,就得少买那个东西以腾出收入来多买这个东西。

 

另一种效应是收入效应。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你的收入其实是下降了的。你想一下:你一个月的收入是1000元,一支水的价格本来是1元,你的收入全部拿来买水的话你能买1000支水。现在如果一支水的价格上升为2元,你的收入全部拿来买水的话只能买500支水了。这跟如果水的价格仍然是1元、但你的收入下降为500元、于是你的收入全部拿来买水的话只能买500支水的情况不是一样的吗?所以,物品的价格上升,换一个角度看实际上就是你的收入下降!经济学家把人们的货币收入的实际购买力称为真实收入,也就是说,水是1元一支时,你的真实收入是1000支水;水是2元一支时,你的真实收入是500支水。这样,物品价格的变动实际上是改变了人们的真实收入。

 

刚才我说的替代效应,就是要基于“真实收入不变”为前提的,这样才能把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分离开来。一旦这样分离开来之后,就能理解为什么会出现那种违反需求定律的情况。替代效应中的价格与数量一定是反方向变动的——这是自私的假设所决定的;但收入效应中的价格与数量却不一定是同方向变动,在贫穷物品的情况中它们是反方向变动的。这样,在物品的价格上升时,替代效应导致数量下降;但价格上升等同于真实收入下降,贫穷物品的数量反而是上升的;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就会出现数量的净变动是上升的!

 

这种违反需求定律(需求曲线向右上倾斜、越贵越买)的情况称为“吉芬现象”,这种商品称为“吉芬物品”(Giffen Good),这是因为最早提出的人是一位叫吉芬的英国爵士,他在马歇尔修订其《经济学原理》时提出这种情况,马歇尔将之记进书里,于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其实当时吉芬并不是把他亲眼所见的情况跟马歇尔说,而只是从逻辑上提出这样一种可能性,并且出于生动的需要把那物品明确地指定为爱尔兰农民的土豆——爱尔兰农民非常贫穷,其主要收入是种植土豆出售所获得的收入,其主要支出也是购买土豆作为主食,其余就只是再吃一点点的肉。如果某一年土豆大歉收,导致土豆的价格大涨,但同时爱尔兰农民的收入也大跌(土豆的价格虽然上升了,但歉收导致土豆的产量减少得更厉害,于是收入还是少了),于是这些可怜的农民连以前能吃的一点点肉都买不起了,只好多吃土豆来维持生命,结果显示为土豆价格上升、爱尔兰农民对土豆的消费也上升,出现了违反需求定律、越贵越买的现象。

 

在以讹传之中,这爱尔兰农民的土豆从吉芬设想出来的一种在逻辑上可能出现的现象,变成了他真的见过发生的事实。教材的104页上的例子4-6《面包是吉芬物品吗?》就是有不信邪的经济史学家真的去收集数据、调查真相,看类似于爱尔兰农民的土豆那样的英国农村劳工的面包会不会是吉芬物品,结果当然证明面包不是吉芬物品。事实上,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经济学家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吉芬物品的存在。中国曾经发生过对需求定律有否被推翻过的争论之时涌出一大批人声称有吉芬物品,那就更加全是压根连什么是吉芬物品都不懂就跟着瞎起哄的无知之徒!因为,大家从上述的分析中就明白,吉芬物品在经济学上是有严格定义的,绝不是表面看起来价格上升、消费量也上升的东西就是吉芬物品,而是它首先必须是贫穷物品、然后还得满足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的严苛条件!说MBA学位的学费(价格)越高就越多人读、奢侈品越贵就有人买、股票市场上的追涨是股价越高就越买……这些现象是推翻了需求定律,这些物品都是吉芬物品的人,真该先切开自己的脑袋问一下:MBA学位、奢侈品、股票……这些东西有多大的可能性会成为贫穷物品(收入越高反而越会减少消费的物品)啊?连吉芬物品的第一个条件(贫穷物品)都不满足就已经得意洋洋地宣称那是吉芬物品,真是典型的无知者无畏,以自暴其无知为荣——当然那些人是无知得连他们是无知也不知道的!

 

撇开那些无知者无畏的跳梁小丑不论,我们还是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吉芬物品存在吗?需求定律有被推翻吗?对这样的问题的回答有以下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从数学(几何)逻辑的层面上说,吉芬物品的确存在。所以消费者理论推不出需求定律,除非它再补加一个否决吉芬物品存在的假设。

 

第二个层面:从真实世界的层面上说,吉芬物品不存在。理由很简单,贫穷物品虽然在真实世界存在,但收入效应要比替代效应更强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个人日常消费的物品种类是成千上万,因此每一种物品的支出占一个人的收入的比例都不会很高,于是某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所导致的收入效应就是微乎其微!基本不可能超过得了替代效应。(就算是像房地产那样的大宗高价商品,实际上人们是通过长期储蓄存起足够的钱一次性购买它,因此它的价格分解到每个月里占人们的收入比例也不会很高——现在有了分期付款的支付方式,这种本质就能更清楚地显现出来了——,就算真的是很高,人们早就会选择租房、甚至是露宿街头而不是买房了。)

 

(按:之前第八讲中我说需求定律的“其它因素”里的中间因素要允许变,有读者与我之间在评论里有如下的一段对话:

 

tumugui2011-12-07 23:28:41

您关于互补品的分析我有疑问,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和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是反向相关的话,这种物品的价格变动就有可能导致需求量增加也可能导致需求量减少,这种情况下需求定律不就丧失解释力了吗,请您解答。

 

博主回复:2011-12-08 09:03:37

互补品的问题。是的,如果出现你说的那种情况,需求定律会被事实推翻,这正是需求定律具有可证伪性的表现嘛。但你说的是“如果”,先去找一个这个如果真的在现实发生的例子来给我看吧!要推翻一个理论,你要拿事实出来!(让我悄悄地告诉你吧,你拿不出这个事实的。因为你的逻辑中缺了一环:这种间接因素引起的变动,因为间接,影响力会大为削弱,因此构成不了关键的局限条件。这正如在月球上扔不同质量的物体,其实月球上也并非绝对的真空状态,也就并非绝对不存在着空气摩擦力,但这空气摩擦力比地球上弱得多,已经不足以影响自由落体的运动轨迹,不再成为关键的局限条件!)

——博客管理员

 

我上述的回答,其实与这里回答现实世界中始终找不到吉芬物品的存在是因为收入效应的影响力基本上不可能超过替代效应,使用的是同样的逻辑。)

 

当然,如果我们在想象中把情况推到极端,如果现实中真的出现像吉芬所举的那种爱尔兰农民的情况,即其收入全部来自于土豆种植,其支出又绝大部分是土豆、只有一点点是肉,除此之外再没别的支出了。这时土豆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就会强到足以压倒替代效应。然而,人的收入只要稍为上升一些,都不可能把他的收入的绝大部分全花在一种物品上,(就是乞丐,你不妨去数数,他身上的物品也不下十几种!)而且贫穷物品的消费量本身就是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的,其收入效应的影响力也就随之迅速下降。所以,只有在非常、非常极端的情况下(极端到应该只在想象中才有的情况)才有可能出现那所谓的吉芬物品。

 

第三个层面:从社会之中市场交易的层面上说,吉芬物品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这是张五常提出的分析。如果一个人真的是对某种物品越贵越买(即这物品是他的吉芬物品),那在这世上的其他持有该物品的人会把手上的这种物品提价到无穷高之后卖给这个傻瓜。而这个人倾家荡产(其实是倾尽全世界的财富都办不到)买进这种物品之后就再也不会出售到市场上。也就是说,竞争会把吉芬物品淘汰出市场!

 

总而言之,吉芬物品既不存在,就算存在也不重要,要不是经济学家一根筋地非要以一套更为复杂的消费者理论去推导出需求定律,而是直截了当地把需求定律视为无需证明、只需接受的公理,吉芬物品的问题根本就不会成为问题!经济学家自讨苦吃,明明有一条捷径上山却不走,非要大绕圈子弄出一堆什么偏好定律啊、效用概念啊、等优曲线啊、价格扩展路径啊……但最杯具的还是走过千山万水走到最后的时候,却发现被吉芬物品这堵莫名其妙冒出来的墙拦在路上,差这么一步就是跨不到需求定律的终点去!我真不由得要再重复一次上一讲开头时引用过的那句虽然粗俗、但十分生动形象的粤语俗话:脱裤放屁!——放屁本不需要脱裤,脱裤反而影响了观瞻而被社会道德习俗禁止在公共场合里进行,于是连最初那个要放屁的目的都达不到!

 

当然,经济学家其实不傻,这消费者理论比之简单直观、但也就显得非常朴素的需求定律能更好地使用数学,用数学的外衣一包装,就可以掩盖他们不知世事(局限条件)、因此其实根本解释不了现实的尴尬真相了嘛!这“皇帝的新衣”穿久了,不要说外行人看不出问题,就连行内的经济学家也自以为穿着冠冕堂皇、神圣庄严,遮羞裤还真的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幻觉之中似乎变成了金衣玉缕。可惜,真实世界是无情的。你可以躲进大学等学术机构的象牙塔里自得其乐地YY,但外面那个真实世界的广阔天地不是你能征服的领土。

 

接下来大家翻到105页的第五节《从个人需求到市场需求》。之前说的需求曲线是个人的需求曲线,某种商品的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则是把每个人对该商品的需求曲线横向加总起来就行了。(按:共用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把个人需求曲线纵向加总,有关共用品的内容比较难,不会在这初级讲义里讲授,而是会放到以后或许会撰写的中级讲义里。)

 

这一讲的最后一个内容是弹性理论,那是书上第五章的内容了。但我不会按书上的顺序讲,书上的顺序是先讲收入弹性再讲价格弹性,这是糟糕的顺序!因为历史上经济学家是先发明价格弹性,再把这概念一般化地推广到其它弹性上去,按着历史发展的顺序来学才能较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所以大家先翻到书上的117页。

 

需求定律只告诉我们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也就是随着价格的下降,需求量会增加。但是,大家看我在黑板上画的图,D1D2都是符合需求定律的需求曲线(即都向右下方倾斜),但价格从P下降为P’所引起的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却是大不一样的,显然是D1的需求量的增加比D1的少得多。在现实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有些商品的价格略为变动就会引起数量的大幅变动,但有些商品的价格变动很大也不会引起数量有多大幅度的变动。也就是说,不同形状的需求曲线对价格变动的灵敏度是不同的,经济学家就用“弹性”(elasticity)来量度这灵敏度。

经济学讲义-第十一讲:消费者理论(下)(作者:本博客管理员)

大家会注意到,“弹性”这概念又是从物理学搬过来的!物理学中说的弹性,是指物体的形变对受力变化的灵敏度。如一个弹簧,如果你轻轻一拉它就会伸长很多,这是富有弹性的弹簧;但如果你已经很用力地拉它了,它也只是伸长一点点,那就是缺乏弹性的弹簧。又如人的皮肤,我用手指轻轻压一下,它就会明显地凹下去,非常富有弹性。但如果我的手指压的是这讲台,肉眼看起来这台面完全没有变化。当然其实如果你用显微镜来看的话,会看到台面的木分子其实在被我的手指压的地方是凹下去的,但那凹下去的幅度是如此之少,以致于肉眼是完全看不到,要借助能看到分子的显微镜下才看得到,因此这台面是非常缺乏弹性的。

 

是马歇尔把这个物理学的概念搬到经济学里来的,因为价格的变动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就相当于力的变动引起的物体形变的幅度。他还把弹性系数搬进了经济学,大家看书上117页的公式5-3,看第一个永等号右边的公式,就是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公式的分子部分是需求量的变动比例(以需求量的变动值除以初始的需求量),分母是价格的变动比例(以价格的变动值除以初始的价格),反映的就是价格变动一个百分比所会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之所以要使用变动比例而不是变动绝对量,是因为这有助于消除单位的影响。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使用变动绝对量,比如说要计算中国的汽车的价格弹性,算出来的值会带着单位“辆/人民币元”;而计算美国的飞机的价格弹性,算出来的值会带着单位“架/美元”,这两个值单位不同,就无法进行比较了。但使用变动比例就能把单位的影响消除,任何货币表示的任何物品所计算出来的弹性能直接进行比较。

 

因为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所以需求的价格弹性一定是负值,通常我们取它的绝对值,不管它的负号。这样,弹性的值以1为分界可以分为三种:大于1是富有弹性(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等于1是单位弹性(需求量变动的幅度与价格变动的幅度一样),小于1是缺乏弹性(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人们为什么要关心弹性呢?这是因为物品是富有弹性还是缺乏弹性会影响到商家的定价策略。如果商品是富有弹性的,这就意味着即使商家略为提高价格,其需求量也会大跌;但如果商家是略为降低价格,其需求量就会大增。而又因为商家的销售收入是价格乘以销售量(通常与需求量同方向变动),因此商家选择降价促销的策略能带来收入的增加,这就是“薄利多销”的经济学原理。然而,如果商品是缺乏弹性的,这就意味着即使商家大幅提高价格,其需求量也不会跌多少;但如果商家是大幅降低价格,其需求量也不会增加多少。对于这种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价反而会使商家的收入减少,俗话所说的“谷贱伤农”——丰收之年里谷物的产量大增使得谷价大跌,但消费并没因此增加多少,于是反而使农民的收入下降——就是这个道理。

 

从这个需求的价格弹性出发,经济学家把弹性的概念又推广到其它情况去,发明出很多别的弹性。例如,前面大家学过互补品与替代品,已经知道一种物品的价格变动不但会影响它自己的需求量,还会影响到的互补品与替代品的需求量,那么如果把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系数公式中的需求量改成另一种物品的需求量(而不是它自己的需求量),就能得到另一种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书上120页)。与需求的价格弹性总是负数不同,需求的交叉弹性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如果是替代品,其需求量会因这种物品的价格上升而上升,因此替代品的交叉弹性是正数;而如果是互补品,其需求量会因这种物品的价格上升而下降,因此互补品的交叉弹性是负数。

 

大家看书上121页的例子5-4中的表格,里面列出了1号品牌药、1号仿制药、3号品牌药、3号仿制药这两种物品两两之间的需求弹性。大家可以看到,这表格在从左上方到右下方的对角线上的数字,都是四种药物自己对自己的弹性,也就是需求的价格弹性,对角线以外的其它数字则是四种药物两两之间的需求弹性,也就是需求的交叉弹性。品牌药是有品牌的药物,往往是发明这种药物的公司的品牌,在专利保护期间不得仿制。但专利保护是有期限的,过了那期限之后,其它药商也可以仿制,它们所生产的就是仿制药。品牌药因为有前期的研发投入,成本会比较高,再加上有品牌的效应,价格是比较高的。仿制药价格会比较低,但当然消费者对它们的信任度不高。于是,品牌药与仿制药是互为替代品的关系。大家看到这表格里1号品牌药与1号仿制药、3号品牌药与3号仿制药的交叉弹性都是正数。然后对角线以外是负数的都是1号药与3号药之间的交叉弹性,说明这两种药有一定的互补性,也就是医生开药时往往会两种药一起开,互相协助着治疗疾病。

 

大家再翻到书上114页。如果把弹性的分母中的价格的变动比例改为收入的变动比例,那就变成反映收入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幅度,那就是需求的收入弹性。前面大家已经学过,如果是富裕物品,需求量是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因此其收入弹性是正数;如果是贫穷物品,需求量是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的,因此其收入弹性是负数。

 

大家再跳到后面的172页,那里讲的是供给的价格弹性,也就是把弹性系数公式中的分子换成是供给量的变动比例。由于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所以供给的价格弹性总是正数。它同样以1为分界,划分为大于1时的富有弹性、等于1时的单位弹性、小于1时的缺乏弹性。

 

这样,大家其实可以随便地把你想分析的不同东西放进弹性系数公式的分子和分母里去,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弹性,例如在国际金融里要研究一国的货币贬值或升值对进出口数量变动的影响有多大,就可以把货币币值的变动比例放在分母,进出口数量的变动比例放在分子,计算进出口的货币弹性。所以,经济学里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弹性,但由于价格的需求弹性是第一个被发明出来的弹性,因此在经济学中如果不作具体的说明,说起弹性就是指需求的价格弹性。

 

然而,弹性这东西对于解释现象、乃至经济决策其实没有多大的作用。原因就在于,到目前为止,经济学家并没有找到一个可靠的规律(理论)来事先地确定弹性的大小。如果你看到一种物品的价格涨了之后需求量只跌了一点点就说这是因为这物品缺乏弹性,然后看到另一种物品的价格涨了之后需求量大跌就说这是因为那物品富有弹性,那其实你并没有真的解释了有关现象,你的所谓解释是套套逻辑,只能做到“事后诸葛亮”,事前你是凭什么知道某种物品是缺乏弹性还是富有弹性呢?一个真正有用的关于弹性的理论,必须是能提供一些明确的原则,人们根据这些原则事先就能清楚地辨别出决定一种物品是缺乏弹性还是富有弹性的局限条件是什么,然后在现实中考察有关的局限条件是什么,从而判断该物品是缺乏弹性还是富有弹性,然后根据上述的弹性公式推断价格或收入变动将会引起该物品及其替代品、互补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幅度是多大。

 

书上的126页第五节《需求对价格的敏感度的决定因素》中提出了三种的局限条件,但可惜约束力并不足够大,对于大部分物品的推断没多大意义。例如第一种局限是否易于获得替代品,实际上是指替代品的数量多不多、替代性强不强。但你怎么知道某种物品的替代品有什么呢?怎么知道它们的替代性强不强?前面第八讲中谈及替代品的时候我已经指出过,这世上任何两种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商品,在某些特定的局限条件下,保不准就会成为替代品——在那一讲里我举了一个市场营销的真实案例,游戏机厂商作梦都没想到巧克力也会成为它们的产品的替代品!又如第二种局限条件是奢侈品与必需品的划分,但真的那么容易划分吗?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奢侈品有时就是必需品!他需要那个奢侈品——如宝马汽车——来向外传递他生意做得很好、收入很高、因此是能力很强的人的信息。于是又是那个问题:在某些特定的局限条件下,奢侈品保不准就会成为必需品!至于第三种局限条件高价品与低价品那就更是含糊不清,因为所谓高价、低价都是比较出来的,这世上没有绝对的高价,也没有绝对的低价,还是要看具体的局限条件才好判断。

 

张五常的老师阿尔钦(Alchian,艾智仁)曾提出一个比上述三种局限条件都要清楚得多的局限条件,那就是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关于某种物品的替代品的信息费用下降,于是替代品增加,该物品的弹性就会从缺乏往富有的方向变化,并将之称为“需求第二定律”。然而,张五常发现,香港的海底隧道的收费每次上涨之后,都显示出先是需求量大跌、然后逐步回升的模式,推翻了那所谓的“需求第二定律”。原因是海底隧道收费一增加时,人们转向其它过海的交通工具(如渡轮),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远远比不上海底隧道方便,于是又转回来。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关于替代品的信息费用确实是下降的,但问题是在逻辑上这并不能直接地导出该物品的替代品增加的结论,反而是因为人们对它的信息充分了之后,发现它并不是一个好的替代品(替代性不强),于是该物品的替代品实际上反而是减少、而非增加了!

 

总之,弹性理论要能有用(有解释力),还是得先根据具体的局限条件来确定有关物品的弹性大小,脱离了具体情况来空谈弹性是毫无意义的。当然,如果未来有一天,有人能想出一个统一的原则,可以指导人们辨析出那些决定物品弹性的局限条件,那才是真正的弹性理论。在那之前,经济学里其实并没有弹性理论,有的只是一个弹性概念而已!

 


本讲课后作业:


作业一:最近中国各大城市都有严重的堵车,各地也出台各种治理堵车的政策——如北京限制汽车上牌,实行单双号限行,把地铁票价降到全程2元以吸引人们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又如上海拍卖汽车号牌;还有广州划出公交专用道,并正在考虑是否要开征拥堵费。举出其它你知道的治堵措施,并用统一的解释梳理这些措施的性质,分析它们的效果是否能达到本来想要的目的,从而判断它们是好的政策、还是坏的政策。


作业二:张五常曾写过一篇名为《农产品的供应有大弹性》的文章(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841af7010002qp.html),根据本讲中关于弹性的内容,体会那篇文章是如何运用弹性概念的。



上一讲作业的回答及评论选登:


1作业讲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841af70102du0v.html


2)评论选登:


realme2011-12-21 00:03:50

每次做作业如同做数学题般,苦思冥想不得解决的题,看答案却一下明了,但没真正理解的话,下次还是束手无策。没有谁会把世界所有问题一个个告诉我正确答案,逃避思考的负担也就是选择做无知的奴隶,虽然想做个有思想的人很难,而且路漫漫的让人沮丧,但我还是要努力呀。


realme2011-12-21 02:15:50

想想也是机缘巧合,我在图书馆正好看到本“吾意独怜才”,进而对张五常好奇,于是查其博客,于是正好跟上第一讲——教科书的不可信——到现在,从最开始的无脑评论屡屡被删(比如觉得民主有利于缓冲,低效也有价值)到现在虽然还是错但已经错的稍微靠点谱。脑子在思考,世界在扩大,认识在清晰,这感觉真好。可惜来的太晚了,早几年不至于蹉跎掉整个大学以至现在一无是处一事无成全线崩溃。


博主回复:2011-12-21 10:07:35

朝闻道,夕死可也。永远没有太晚这回事!

——本博客管理员

 

上一讲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841af70102dtz2.html



(说明:

 

1、这系列文章是本博客管理员(不是张五常教授!)根据给本科一年级的经济学专业学生讲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授课内容而整理出来的讲义。使用的主干教材是张五常教授的老师赫舒拉发所编写的《价格理论及其应用》,并在授课过程中将张五常教授的旧版《经济解释》三卷本有机地结合进来,是本博客管理员在实际的经济学教学之中探索将张五常经济学透过主流教科书传授给经济学学生的成果。

 

2、本系列不定期更新,甚至可能写着写着会因兴趣缺缺而中止,本博客管理员对此不作任何担保!

 

3、如有愚蠢无知、明显缺乏科学逻辑的评论,一律不予回答,只作删除处理。另外,不看完这个系列最新更新之前的以往所有文章就急于提问,提问内容其实早在前面的文章中给出了回答的,也是一删了之!)

话题:



0

推荐

张五常

张五常

396篇文章 12天前更新

香港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系。

文章